為預防大學生被騙 新生錄取通知書將增附「防騙反詐」資訊、大學通識課增防騙教育

即時報道

文:記者小聚

網址:https://aamacau.com/?p=110978

時間:2024年05月24日 22:22

司警局的防詐宣傳海報。

近年警方公佈騙案數據,不少個案涉及大學生,而受害者多為來澳就讀的內地學生。因應高等院校學生墮入電訊網絡詐騙的情況仍然持續,司法警察局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啟動「校園防騙疫苗計劃」,施行10項重點反詐教育行動,包括在大學的通識課進行防騙相關教育、在高校在寄送新生錄取通知書時附同防騙反詐資訊,以供學生及家長及早知悉。

司警局與教青局今(24)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啟動「校園防騙疫苗計劃」。除了保安高校,本澳9間高等院校均參與該計劃。

多內地學生被騙 薛仲明:強大學生防「刻不容緩

司警局局長薛仲明在致辭時指出,近年電訊網絡詐騙呈增長之勢,其中,「本澳高等院校學生、尤其內地生,遭到電話詐騙嘅情況相當突出。」部分內地高校學生長期缺乏社交生活,「唔積極融入校園同本澳社會,唔會主動接觸澳門社會資訊,更加唔會用心記住防騙資訊」;亦有部分學生心存僥倖、「自視過高,輕視、排斥防騙宣傳,防騙訊息唔入心。絕大部分被騙學生都表示,佢哋都曾經聽過防騙宣傳。」

司警局局長薛仲明致辭。

他又稱,去年全年407宗電話騙案裡面,涉及學生嘅案件有112宗,占28%。今年首季的96宗電話詐騙案,涉及學生嘅有40宗, 佔42%,而涉及學生電話騙案,已經造成超過2,600萬損失,情況令人非常憂慮。全面加強校園防騙已經「刻不容緩,我哋必須以更大嘅力度、以切實嘅行動,防止學生墮入騙案。」,故此兩局推行「校園防騙疫苗計劃」,並期望通過一系列措施同行動,短期內在校園形成熱烈嘅反詐氛圍,儘快對全部學生「注射」防騙資訊,遏止電訊網絡詐騙蔓延趨勢。

「校園防騙疫苗計劃」的10項行動,包括在高等教育課堂增設防騙內容;司警局構建「防騙測驗卷」平台,包括防騙宣傳及評估測試,以篩查出被害風險較高的對象,及早進行針對性宣傳教育;透過校方向學生家長發放防騙宣傳資訊,即由兩局聯署「給家長的一封信」,高校在寄送新生錄取通知書時附同防騙反詐資訊,以供學生及家長及早知悉,提高學生及家長警覺意識;校方恆常通過校內系統向學生發放防騙資訊;設立「校園反詐刑警」,司警反詐人員恆常入校宣傳;「反詐宣傳車」進駐校園,配合開展各種宣傳活動。

教青局局長龔志明在回應傳媒提問題時表示,除了保安高校沒有參與該計劃,本澳其餘的9間高等院校已參與。

教青局局長龔志明回應傳媒提問。

龔志明:大學通識課增防詐教育

至於如何在大學內增加防騙內容,龔志明則指出,當局已同本澳高校初步溝通,希望利用大學的一些課程如通識課來進行相關教育。目前,通識課本來就有法律知識的普及,「我們會例用這些課程進行相關教育,由司警提供素材以及案例以及剛才有提及過一些防詐的測驗卷。」而有關防詐測驗卷一來可以增加學生資訊,亦可發掘「高危」學生,當局便可以針對性提供協助。

龔志明又指出,當局亦會針對非高等教育的學生提供防詐教育。在高中學生方面,尤其高三學生,當局會要求學校在該等學生升大學前,進行防詐相關的品德與公民課,教育局會將由司警局提供材料包裝為適合中學生課程;針對高三以下學生,局方亦會適度浸透防詐騙的資訊。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