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服務需求增 議員促檢視支援及醫療資源 共同做好「生命守門人」

衛生局曾多次呼籲受情緒困擾人士儘早尋求專業協助,而局方轄下的塔石、筷子基、黑沙環等衛生中心已開設心理保健門診,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專業協助。

直選議員施家倫表示,本澳市民心理健康問題不可忽視,而近年相關數據亦顯示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在增加,當局應重視心理健康支援及精神醫療資源問題,包括建議加強對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網的人手投放及培養工作、加強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教育推廣。

他認為當局有需要重新檢視現行《精神衛生制度》法律內容中,是否對抑鬱情緒、焦慮情緒的心理疾病患者關注不足。

立法會今(11)日舉行全體大會,在議程前發言中,施家倫提到,本澳市民心理健康問題不可忽視,亦有見去年(2023)自殺死亡個案較前一年上升約一成,年齡最小死者僅14歲,最年長自殺者則為86歲。當局有必要加強心理健康支援,「共同做好『生命守門人』」

他又稱,因本澳社會人口老化加劇、經濟狀況尚未完全回復,連帶可見不少市民患上焦慮症、抑鬱症等精神疾病,或有其他心理健康需求。而當局現有「四級聯防、四環緊扣」精神衛生服務模式仍有加強之處,精神疾病具有隱蔽性和潛藏性,有困擾的居民往往容易被忽視。當局有必要研究更多措施,構建全面性的社區心理健康服務,「及早發現、介入和治療,防止社會悲劇再次重演。」

施家倫列舉相關數據包括「2021 年山頂醫院精神科門診的服務量超過 4.5 萬人次,按年上升一成三;另外,2022 年尋求心理治療總數超過 8 千宗,政府亦將資助非牟利醫療機構提供心理治療服務的報銷人次由 2022 年2,250 人次增加一倍至 4,500 人次。在人力資源方面,全澳心理治療師及精神科醫生增至現時 99 人,而衛生局相關人員由 32 人增至 41 人,為居民提供所需之精神心理服務。」

在人力資源上,他建議當局應全面檢視本澳心理專業人員的分佈比例,加大對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的人員投入和培養。並研究為在社區或學校提供心理輔導服務的人員制訂專業認證,進一步支援不同年齡階層的心理健康需求。同時應加強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推廣工作,鼓勵社會給予心理病患者更大的支持和關懷,擴大社區關懷網絡,促進市民更加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避免對此存在歧視和偏見,共同做好「生命守門人」。

施家倫續稱,目前《精神衛生制度》内容聚焦於精神紊亂患者及其強制住院措施,但針對患者數量正在上升的抑鬱情緒、焦慮情緒等心理疾病內容較少,建議當局檢視及修訂相關法律法規,以完善心理健康保障體系。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