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組合張健文、媽打沙律短片《小說無用.回應》德澳兩地展出

「透過語言我們能看到什麼海洋?」群展由東方基金會與BABEL主辦,將於4月12日開幕。

藝術家組合張健文、媽打沙律(Marta Stanisława Sala)合作製作的實驗民族誌短片《小說無用.回應》將於本(4)月12日下午六點半,在東方基金會「透過語言我們能看到什麼海洋?」群展的開幕活動上放映,隨後將於德國紐倫堡克拉科夫之家(Krakauer Haus)和孔子學院的兩個雙人展中展出。此作為原作《小說無用》的重製版本。

在德國展出方面,《小說無用.回應》將於4月19日至5月16日在紐倫堡克拉科夫之家《曲奇國告白》(Liebesgrüße aus Kopenhagen),以及5月16日至6月15日在紐倫堡-埃爾蘭根孔子學院藝術空間《飛便能度奇談》(Wunderliche und merkwürdige Reisen von Marta Stanisława Sala und Cheong Kin Man)兩個雙人展中展出,兩者均為實驗自我民族誌展覽。應比利時視覺人類學教授勞朗 · 萬蘭克(Laurent Van Lancker)邀請,《小說無用.回應》原作亦將於5月16日在法國艾吉斯-馬賽大學向美籍越裔導演和文學理論家鄭明河(Trinh T. Minh-ha)致敬的活動上重映,地點是馬賽當地的Videodrome 2戲院。

去年張、媽二人曾獲巴西策展人葆拉.普蘭蒂尼(Paola Prandini)邀請,在莫三鼻給首都馬普托的費南多.科托基金會(Fundação Fernando Leite Couto)舉辦的第三屆當代葡語影展(Mostra de Cinema Contemporâneo em Língua Portuguesa)上,重映原版《小說無用》。

張健文指,《小說無用》原作部份內容在創作多年過後已不再苟同,但據稱原版曾在2015年西班牙人類學秋天影展(Otoño antropológico)和2016年越南河內歌德學院的「DocFest」曾分別公映《小說無用》的西班牙文及越南文版本。

張、媽認為《小說無用》原來就是充滿不同語言的字幕,純粹加上葡文字幕意義不大,故重製出現有的版本,不過原作中的全部廣東話獨白則得以保留。澳門觀眾可看到的新版《小說無用.回應》刪除了原版寫給鄭明河詢問身份認同的文字部份,但加入了同原版內容無直接關係的葡文字幕,當中指出「以單一語言摧毀這部影片」,以及「每一種語言都是帝國」。二人指,新版旨在「解構」(deconstruct)原作。

媽打沙律和張健文在後來創作的錄像裝置《啟示》中探討現代語言的排他性,並在錄像中引用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特的名言(語言就是法西斯*),指出語言局限思想的一面。《啟示》曾於去年「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的「致__的啟示錄」群展中展出。

在《小說無用.回應》數段重新創作的片段中,其中有大約一分半鐘能看到本澳前貨幣暨兌換監理署首席經理區智聰(Jorge Veiga Alves)在過渡期期間拍攝的一段噴水池舞龍畫面,以及葡文「多語的無力」(impotência do multilingualismo)字樣,張、媽以此回應德國俄裔作家奧爾加.歌利亞斯諾娃(Olga Grjasnowa)的著作《多種語言之力量》(Die Macht der Mehrsprachigkeit)。新版同原版相同的地方都是圍繞著語言作為討論的中心。此外,影像質量(呼應德國藝術家史戴爾Hito Steyerl的文章《弱影像無罪》)、翻譯以及身份認同等原有議題並未有在《回應》中有太多的改動。

 

*在錄像中引用的原文故意使用由機器翻譯生成的中文文字:「但語言(langue)作為一切語言(language)的表現,既不是反動的,也不是進步的;她很簡單:法西斯主義者;因為法西斯主義不是阻止人們說,而是強迫人們說。」(法文原文:Mais la langue, comme performance de tout langage, n’est ni réactionnaire, ni progressiste ; elle est tout simplement : fasciste ; car le fascisme, ce n’est pas d’empêcher de dire, c’est d’obliger à dire.)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