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閣交通樞紐「開心大發現」同一站 三種風格的無障礙洗手間?

無障礙洗手間

隨著輕軌氹仔線於去(2023)年12月8日正式延伸至媽閣站,整個媽閣交通樞紐人流有明顯提升。日前,有市民反映,媽閣輕軌站外平台花園的無障礙洗手間內的友善設施「唔友善」。廁所門太重,連一名成年女士亦難推開,而專為有需要人士如廁後站立而設的扶手根本使不上力。經現場瞭解,原來媽閣交通樞紐內竟有三種風格的無障礙洗手間,面積不同,就連同裡面的無障礙設施亦各異,有兩扶手設計、亦有只設一隻扶手,部分設有幼兒換尿片的設施。

事實上,整個媽閣交通樞紐除了花園平台外設有無障礙洗手間,巴士站內亦有,媽閣輕軌站內、外都有。據悉,三種洗手間雖在同一空間,但廁所分別由巴士公司、輕軌公司以及市政署管理。

輕軌媽閣站外平台花園 障礙洗手間不友      

有照顧長者多年的市民向本媒反映,母親年過90歲,須坐輪椅,自己推著母親用盡九牛二虎、手腳並用才能進入平台花園無障礙洗手間,亦不明白為何這道門會重到連一名成年女士都難以推開。只能慶幸自己常「勞動」才能順利推開,否則就要需要他人幫忙。

該名市民又發現,在洗手間內專為有需要人士如廁後站立而設的兩扶手太高。她表示,一般有需要人士如廁後應難以藉該扶手站起來,馬桶與兩扶手之間距離太遠,難施力,必須有人協助才能站起來。

該洗手間面積相對較大,內亦設幼兒換尿片的設施以及小型馬桶,但被封上未能使用。除鐵門難推開外,雖然內設有通風設施,但臭味較大。該平台花園無障礙洗手間相信由市政署管理。

障礙洗手間內設施不一、扶手設置亦不同?

本媒現場所見,三處的無障礙洗手間內的基本設施都只有如廁後協助使用者站立的扶手,惟數量以及與馬桶之間距離不一。

巴士站內的無障礙洗手間面積較大,但裡面設施簡單,只有一扶手;雖設有小型馬桶但被圍封、上面放有膠桶。

巴士站內的無障礙洗手間。

另一廂,輕軌站內、外及平台花園的三間無障礙洗手間則設有兩個扶手,均可移動。然而,經量度後,原來扶手之間的距離、馬桶與扶手之間的高度則不一。

輕軌站外的無障礙洗手間中馬桶與兩扶手之間約20釐米,而兩扶手之間約為69釐米。平台花園內無障礙洗手間內馬桶與扶手高度約52釐米,兩扶手之間約為77釐米,而這也是正如市民反映,或由於高度問題故難以施力。

整潔度方面,輕軌站內的無障礙洗手間面積相對較小,若輪椅使用者以及照顧者一同進入的話,應難以自由走動,但較乾淨及整齊。

同一空間共三單位管理不同洗手間?

在同一公共空間,竟有三個風格各異的無障礙洗手間,這或是「澳門特色」行政?自 2018 年開始,特區政府所有新建的公共工程及政府資助工程,均可按《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的無障礙通用設計原則進行設計及建設。考慮到由不同單位管理洗手間的原因,究竟是「建造設計」的工程本身不同導致,或是因不同部門各自選材、驗收不同?

近年來,特區政府一直強調改善城中無障礙環境,在公共、公開空間增建友善設施及設備,以促傷健共融。然而,連「新簇簇」媽閣交通樞紐內無障礙洗手間也如此混亂、未達「友善」,本澳無障礙環境可謂「見微知著」。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