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處理東望洋「未完成樓宇」方式獲世遺委員會認同 文化局:積極跟進

「爛尾樓」若維持現高將大大破壞東望洋燈塔的景觀。

東洋望燈塔關注組一直強調,東望洋「爛尾樓」若維持現高將大大破壞燈塔的景觀。(資料相片)

文化局表示,特區政府提交的澳門歷史城區保護狀況更新報告於第4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擴大會議順利通過,「獲委員會正面決議」,包括「認同就東望洋斜巷18-20號未完成樓宇的處理方式等」。局方將按相關決議內容作積極跟進。

局方口中的「東望洋斜巷18-20號未完成樓宇」即為市民所熟悉的「東望洋爛尾樓」,該項目的原設計高度嚴重影響東望洋燈塔景觀而被政府叫停,其後爛尾多年。

文化局昨(17)晚九時許發稿指,第4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擴大會議於9月10日至25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開,特區政府文化局代表包括局長梁惠敏等出席會議並與國家文物局及世界遺產中心交流。

該局又指,世界遺產大會每年審議各世界遺產地提交的保護狀況報告,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與遺產地間的恆常溝通機制。而國家文物局去年提交的澳門歷史城區保護狀況更新報告於本屆會議順利通過,獲委員會「正面」決議。

東望洋燈塔

文化局又表示,世界遺產委員會決議包括指出頒佈澳門城市總體規劃是遺產保護和管理的重要里程碑、注意到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編製工作所取得的進展,「以及認同就東望洋斜巷18-20號未完成樓宇的處理方式等」,局方稱將按相關決議內容作積極跟進。

早前,本澳團體保護東望洋燈塔關注組(下稱關注組)再次去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其轄下的世界遺產中心建議締約國(即中國),暫停早前復工的「東望洋超高樓」建設以保護東望洋燈塔(松山)景觀。惟至去年六月,文化局公佈該項目的新發展計劃,即日後的高樓即維持現時已建的81.32米,並將外觀改為玻璃設計。局方強調,有關設計「基本」符合教科文組織的要求。

然而,關注組則認為根據東望洋周邊地區的限高批示,東望洋斜巷18-20號所在地段的限高應為52.5米。就該項目的高度,關注組亦曾多次去信教科文,指出該建築限高為52.5米,否則影響嚴重燈塔景觀。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