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灣「專家住宅樓」計劃上周突然被爆出,引起社會一陣嘩然。衛生局事後才解釋,那是為了提供予北京協和醫院派駐本澳的專家居住。直選議員林宇滔在議程前發言質疑,政府動用5.37億興建宿舍是否惟一可行的解決辦法?目前本澳大單位的租盤量多價平,若改為租金津貼可能更具成本效益,但當局米已成炊才披露計劃內容,社會完全無法討論,做法既不尊重民意,也有違政務公開原則。
上周《正報》率先披露「專家住宅樓」項目內容。根據公建局網站所示,工程涉及5.37億元,地點是近年收回的石排灣SQ2地段(近業興大廈),佔地3,700平方米,建成後可提供232個單位。有關項目已批予黃如楷建築設計公司編制工程計劃。衛生局姍姍來遲,之後才確認有關消息。
林宇滔指出,澳門土地緊缺,由公家自資建造及管理宿舍成本不菲。加上,專家住宅樓最快要2026年才落成, 但離島醫院年底已開始運作,屆時協和醫院的專家也無法入住。當局有必要向社會交代興建專家住宅樓的合理性和分析數據,認真思考項目是否仍要推行。
事實上,專家住宅樓的資料有列入2023年財政年度「行政當局投資與發展開支計劃」(PIDDA)項目預算中,但這些資料只向議員提供,並未向社會全面公佈,政府在施政報告也完全沒有提及。
林宇滔又表示,自己在兩年前已提出,為何立法會審議財政預算案,政府向議員提供的1300頁資料不能在網上一併公開,讓公眾共同監察,但特首並未回應全面公開PIDDA的問題。他認為,這次事件凸顯政府並未貫徹《預算綱要法》要求,財政預算應公開透明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