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開放遲 本澳會展須直追 學者高迪龍:會展應持續發展虛實混合模式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的「2022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22 MIECF)於去年12月9-11日舉行,屬於疫下少有大型會展。(來源:貿促局)

澳門旅遊學院學者高迪龍(Ubaldino Couto)表示,疫後本澳對外開放得較遲,會展業界需直追失去的時間。疫下,會展業雖受重挫,仍見到一絲曙光,借力科技發展線上會議及活動且已具一定規模。本澳應多元發展會展業,持續線上線下、虛實混合(hybrid event)發展模式。這樣可滿足部分參加者因考量成本,或只需/能出席會議的需求。

目前擔任旅院旅遊會展及節目管理課程主任的高迪龍又表示,現時本地會展業硬件配套較好、有其優勢及吸引力,包括文化遺產、美食、娛樂場以及酒店。本澳在推進會展業的同時關鍵在於如何避免與香港、廣東其他城市爭奪資源,應著重思考如何相互借助對方以及整個大灣區的優勢,與其他地方競爭。

疫情三年造就線上會議發展 高迪龍:應繼續投入

高迪龍指出,疫情三年由於通關受阻本澳會展業「基本上係零」、停滯不前,行業人員亦手停口停。另一面,較早對外開放的新加城必然取得不少原屬本澳的活動,本澳業界要努力「追返」因疫失去的時間及客戶。然而,因疫情各種線上會議、通訊軟件日益完善。日後本澳會展界應線上線下齊發展,以虛實混合(hybrid) 形式。線上形式既能節省部分成本,亦滿足部分會議參與者純為了開會的需求。這種形式亦有助達至會展業所注重的理念,即公平(quality)、多元(diversity)及融合(inclusion

他又稱,疫情雖可怕、個個叫救命,但黑暗處仍出現小小曙光。在此期間,虛實混合(hybrid) 形式的會議卻得以發展。有部分學術會議以線上形式繼續舉辦,部分會議的參與人數比疫前還要多。

高迪龍又以自己常參加的某學術會議為例,該會議去年在南非舉辦,因疫情需虛實混合形式進行,只有部分參與者可親身出席會議,如在澳門的學者則線上參與,結果參與人數比疫前還要高。

他續稱,該會議雖可線上參與,但都要付費。由於可以線上參與,整個參與成本便低了好多,包括減省食住、機票,這亦是很多人參加的原因之一。

本澳會展業硬件具競爭力

相比很多地區,澳門對外開放得遲,失去不少原計劃在港澳舉行的活動,高迪龍認為,澳門「有其獨特的條件可以吸引參展商返嚟。」

他又指,本澳會展業硬件具競爭力,各方面配套好,包括文遺、美食、娛樂場、酒店數量多。有可容納過萬人的大型會展的場所,且通常在同一建築物內或鄰近,如路氹金光大道一帶博彩、酒店以及會展設施,此等都是澳門好大優勢。緃觀整個亞洲,「有幾多地方有(澳門)咁嘅條件?澳門可以舉行大型活動、小型活動更加無問題。」

「2022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於去年12月9-11日舉行。(來源:貿促局)

高迪龍又以香港為例,其會展業雖好成熟,灣仔有會展中心,惟在參與者住宿安排未如澳門理想,主辦單位需協調不同酒店。「澳門則不同,所有嘢都喺晒同一地方,最多都係過條面馬路、去隔離而已。」

大灣區為本澳會展發展帶來空間及人口

本澳人口少、面積小,特區政府倡議發展大灣區及橫琴深合區,高迪龍認為這對本澳會展業如同「音樂」、「好好聽」。至於能否達到,則是另外一回事,因涉及很多因素,「但起碼空間及人口增加。」

疫前,本會展活動多,惟主題單一,亦少有讓人印像深刻的會展,高迪龍認為這與本地缺乏大型產業以及人口少有關。出名的會展目的地通常有大型產業基礎/基地,從事相關生產,澳門則沒有,故本澳活動主題比較單調,缺標誌性項目,而本澳門較出名、具標誌性的活動便與博彩有關。

他認為,隨著發展大灣區及橫琴深合區,澳門將有更大發展空間,「多了很多空間,可以做更多不同嘅嘢」。在大灣區合作框架下,一個展出或會議可以多程,不單去一個城市,同時去幾個城市。若日後的大型會展,可以做到港、澳及粵各停一日,「對澳門會展業來講,係好正面。」

土生文化研究學會大會主席、創立人之一高迪龍。相片由受訪人提供

澳門旅遊學院學者高迪龍(Ubaldino Couto)認為,本澳的會展業界應持續發展線上活動。(相片由受訪人提供)

本澳航運能力低 大灣區各市應互補 避免互爭資源

高迪龍又指出,澳門另一輸蝕的地方便是缺乏國際化的機場、航運能力低、無法處理大型貨櫃,這一方面與香港相距甚遠。在大灣區合作框架下,香港定位是交通樞紐,故本澳在推進會展業同時需避開與香港及廣東各市爭奪資源,相反需善用廣東省的空間、人口以及香港的航運能力。

他又稱,大灣區各城市之間「絕對」不應是爭奪資源對手關係,而是共同合作。早期會展業界發展靠各公司去爭資源,到了八、九年代公司之間會選擇合作夥伴,現時推動大灣區共同合作發展則最有成功的可能性,「這樣做比較可行,效益會太些,非只讓某一地方受惠,而個整個區域。」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