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 Presences》——Javier Arcenillas

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一般人對於攝影書的概念,大多認為是作者對於其攝影作品的一個總結或展示平台,但對於當代攝影來說,攝影書作為一種載體,遠遠不止是單純作為展示作者拍攝的作品平台這麼簡單。作者在創作一本攝影書時,從題材內容選擇、排版展示方式、到各種與攝影相關的輔助資料包括文字及各種圖片等,均有著非常大的自由度,製作出來的成品往往令人意想不到,這也使製作攝影書和我們使用提供各種模版的網上平台製作作品有著非常大的不同,而後者往往受制於演算法推播的限制,而無法提供足夠的自由度。本次我們介紹的這本《UFO Presences》,從題材選取到攝影書表達手法都非常新奇有趣。作者以一個看起來未經證實、有點瘋狂的點子,以類檔案形式去作創作藍本,兩者之間的衝撞,使人讀起來這本書時感到一種異樣的趣味存在。

對於UFO 的主題,有一定年紀的觀眾應該不會陌生。縱使在21世紀的今天這股外星人熱潮稍稍減弱,但經歷過90年代的觀眾,大抵應該還記得當時由美國吹起的那一股幽浮學(Ufology)熱潮。據說當時全美就有多達10%的民眾相信外星人的存在、或是接觸過外星人甚至曾經被外星人綁架。而在流行文化上,亦有大量的書籍、電影、電視甚至是電子遊戲作品是以遭遇外星人作為主題,記載各種各樣奇怪、黑暗同時又有點有趣的事件。香港澳門的觀眾應該還記得當時亞視的節目《今日睇真啲》中的外星人解剖故事。對於像是飛碟、小灰人、 51區、羅茲威爾等名詞,就有如宗教詞彙一般,吸引著各種粉絲朝聖。

面對於這樣一個獵奇的主題,本書作者Javier Arcenillas 在創作時,卻採用了一個看起來相對冷調(Deadpan)的策略。他拍攝的作品均是上述的「幽浮學聖地」,但照片中既沒有任何外星人,亦沒有那些為之瘋狂的粉絲;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與主題看似無關的無人地景、看起來異樣的物品,以及各種與幽浮學(Ufology)相關的人造活動痕跡。這些照片在Javier Arcenillas 的編輯下,組合成為一個關於 UFO 的叙事。

Javier 在本作中的照片,大致上可分成兩大類別。首先為各種的空景:在鏡頭之下,一幕幕看似空無一人的美國公路、公路上各種各樣「活動的痕跡」、一些散落在景觀中看似普通的物件(例如:路邊破舊被壓扁的百事可樂罐)。Javier似乎無意去細密考究到底這些景觀是否真的曾發生UFO 遭遇事件,而單單是利用各種攝影書的編排技術,把這些原始材料編輯組合後,這些拍攝的場地就搖身一變,成為了可能的 「UFO 綁架犯罪現場」。這些無害的景觀在書中擺脫了原本的風景的意義變得邪惡,「活動的痕跡」彷彿告訴我們這裡發生過外星人事件,而物件則像是一種「物證」。讀到這裡,不期然令人想起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把阿傑特 (Eugène Atget)拍攝清晨巴黎的照片比擬為犯罪現場的比喻,而Javier顯然是想藉這些看似「證據」的照片,引導讀者進入幽浮世界的想像中。第二類照片,則是以拍攝各種與天文學及氣象儀器、飛行器、及各種 UFO及外星人文化的標示、物件及裝飾為主。這些照片穿插於上述空景之間,以符號學的形式,把幽浮學文化對美國社會的影響表露無遺。同時當我們把第二類的照片與第一類照片作並排比較,就可看出作者似乎以前者為後者的一種反問,質疑著到底 UFO 與外星人真實存在的可能性,透過這些照片一起對話,引導出讀者思考照片背後的文化議題。因此,與其說這本是一本以外星人、UFO為主軸的攝影作品,倒不如說是作者Javier對幽浮學文化的一種社會研究。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本書的呈現方式。觀看書中照片,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是以一種類檔案及類型學的形式去建構本書的材料,而在照片以外,作者亦加插了大量的50至60年代的目擊證人報告、剪報、報告的片段等等的輔助材料,去加強整體作品的說服力與質感,甚至是書本的製作及排版方式,亦予人一種50至60 年代復古的排版風格。而裝訂上,亦採用了輕質粗糙的紙張配以開孔鐵圈的裝訂方式,製作出一本像是類剪貼簿的攝影書,來加強書本「檔案報告」的感覺。但是,在這些包裝之下,我們看出作者拍攝這些照片是有預設的立場與想法去進行的,因此這種偽檔案的攝影書製作概念上更類似電影中偽紀錄片的製作形式。所以,雖然本書是以類型學的格式來展示照片,但這種類型學與攝影中我們常常談及的德國杜塞爾多夫學派(Düsseldorf school )有著根本性的不一樣,也因此與其說本書是一本中立冷面的檔案,我們更傾向把它當作一本以檔案作包裝、但內裡具有主觀性叙事作品。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