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擁有非常豐富的軍事建築遺產,從17世紀起建造的炮台與城牆到20世紀建造的碉堡與軍事隧道,能較全面地反映西方(歐洲)自文藝復興的軍事建築發展,同時見證中國及澳門的歷史。
這些軍事建築中,大炮台、東望洋炮台及大三巴哪吒廟旁的舊城牆遺址被列入世遺澳門城區,其他的城牆遺址與19世紀及之前建成的炮台,大部份均已被列入本澳的文化遺產,均按相關法規得到保護。
然而,20世紀建造的碉堡及軍事隧道,則仍處於受法例保護之外,而且,一些碉堡及相關設施,遭受不適當的處理,以至其承載的歷史信息受到不可逆的破壞。
筆者自2017年開始對散佈在澳門各處山嶺的碉堡及軍事遺蹟作自發性的調查研究,發現除了青洲山、望廈山、東望洋山之外,在媽閣山、氹仔大潭山、路環炮台山及九澳山上,仍遺存著碉堡9處,足以見證當時澳門的防禦系統,然而,對於這些遺蹟仍欠缺系統的研究與保護。(以筆者所知,文化局對青洲山軍事遺址作測繪紀錄、葡人學者Ricardo Borges 在自發造相關調查、而勞校的師生亦對青洲山的軍事設施作紀錄出版)
這些20世紀的軍事遺蹟,現時除了荒廢於山嶺草叢(可能這情況還好,起碼沒有受到嚴重的人為改變),一些遺蹟卻被不適當的處理,當中有不合適的翻新改造、局部破壞甚至整體拆除。
在這幾年的田野調查研究,筆者發現以下具體情況:
- 大潭山最高點附近的碉堡被過度翻新,喪失原有的歷史信息。
- 氹仔炮台旁的碉堡被嚴重改造。
- 青洲山上有碉堡在翻新時被摌除門上的年份標記(圖1);標高柱下部的軍事設施在維修外牆時,石砌牆及華人墓石殘塊被水泥沙漿完全遮蓋,造成歷史信息的不可逆破壞(圖2)。軍人用來偽裝掩護碉堡的石構件被當作普通石頭移除(圖2B)
- 九澳山上的碉堡在去年1月的開闢山路工程期間被機器造成局部破壞,周邊的叢林環境也遭到改變。
- 路環疊石塘碉堡內的地下入口遭以水泥填平。
- 媽閣山上碉堡旁的軍事儲水設施遺址去年11月被完全拆除,其外牆的防空部隊編號「AA75」完全消失(圖3)。
上述情況都是由於缺乏系統研究,以至忽略其歷史及建築遺產價值。
筆者藉此文希望20世紀的軍事設施(除了軍事隧道、碉堡,還有軍營)能得到充份的研究與保護,以免澳門城市在發展中失去這重要的現代軍事遺產。
(來論照登,僅代表來稿人立場)
(來稿於19:1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