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前於立法會上表示,《總規》已經推出,當局現正開展其中4個片區的詳細規劃草案,當中除了外港-1、外港-2,也包括北區-1和東區-2,待規劃草案完成後,會展開公眾諮詢。
但哪裡是北區-1?又哪裡是東區-2?目前的情況又如何?
哪裡是東區?哪裡是東區?
話說今年初公佈及生效的《城市總體規劃》(下稱《總規》)綜合了統計分區的界線、其人口分佈、特色、功能等等,將土地在規劃層面上劃分為18個規劃分區。其中北區及東區包括的街區如下:
- 北區-1:青洲、筷子基、林茂塘
- 北區-2:台山、黑沙環、祐漢
- 東區-1:黑沙環新填海區、望廈及水塘區
- 東區-2:新城A區
- 東區-3: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口岸管理區
社區變幻時
綜合以上可見,北區與東區未來將迎來一些新的可能。例如「祐漢七棟樓群」片區規劃現已初步完成,都更公司表示,將把各低層樓宇整合為設有地庫停車場、生活/商業裙樓及居住塔樓的高層樓宇,希望打造集營商、服務、文化、康樂功能於一體的新社區;又例如,新城A區的規劃;又例如,原打算用作興建學校的「原狗場用地」,2021年底政府曾於立法會上表示,正研究將之發展成為運動公園。
但多少設施才算足夠?人均設施比例究竟如何?覆蓋率指標是甚麼?《總規》其實不曾提及。這也是《總規》進行公眾諮詢時受到眾多批評的地方之一。而工務局當時曾解釋,社區性的公用設施「主要考慮當區的人口數量及實際服務需要,將根據總體規劃提出的指導性要求,參考各權限部門的相關標準,於詳細規劃階段作具體設置」,而新城區的規劃將根據人口或服務半徑等標準設置各類社區性公用設施,例如衛生中心是「5-7萬人/間,服務半徑1000-1500米/間」;街市「服務半徑為300-500米/間」;公共圖書館「2萬人/間」;社區及家庭服務中心「每區至少一間」。
但除圖書館外,政府並未有提及其他類型的文化設施,例如電影院、表演場地等等。
對未來的想像
參照統計局的數據計算,2020年北區-1和北區-2(下稱「北區」)的土地面積合共約為1.8平方公里。東區方面,東區-1的面積約為1.6平方公里,東區-2和東區-3(即新城A區和人工島地段)合共2.1平方公里(根據新城規劃第三階段公眾諮詢,新城A區總用地為1.38平方公里),即整個東區面積為3.7平方公里
人口方面,根據統計局2021年人口普查初步結果,北區人口約為18萬9千多,即每平方公里有10萬多人,是全澳數一數二。東區方面,現時東區-1的人口約為9萬7千多人,即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里6萬多人。根據新城規劃,A區將有公屋單位2.8萬戶、私人單位0.4萬戶,即未來可有大約10萬人居住,單是A區的人口密度就是每平方公里7萬2千多人。若把東區-3(人工島)的土地面積也列入計算,則整個東區的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公里5萬3千人;若不,則人口密度約為6萬6千多人。
北區和東區承載着龐大的人口,而現時的官方藝文場所主要為圖書館,展覽空間甚少,表演場地更是欠奉,或主要集中在社區中心、青年中心,而這些場地的設備和條件都相對有限。這兩區內目前由民間經營的藝文場地則有明愛的「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聖若瑟大學的展覽廳,或是一些社團中心內的設施,例如街總樂駿中心內設有的展覽區等。
根據第7/2022號行政法規所核准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公用設施區「主要用作建設及提供各項公用設施的區域,尤其是政府機關、文化、宗教、教育、社會、康體、衛生醫療及市政的公用設施,並透過複合利用,加強公用設施的可達性及與居住區的連接性,以擴大服務覆蓋範圍」,而總體規劃在這方面的目的之一,是在北區-1、東區-2、外港區-2、氹仔北區-1及路環區增設公用設施區。
面對未來的人口變化及社會發展,究竟我們的文化設施又該如何配置,並於社區的居民產生關係?未來的澳門,我們會寄予怎樣的想像?讓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