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環境變差 居民只可先求就業機會 李靜儀:政府須減外僱、加大培訓助僱員增競爭力

工聯副理事長、直選議員李靜儀

自疫情以來,澳門經濟環境變差,僱員的薪金水平亦有所下降,失業率更持續上升,求職者、甚至整體的僱員的的議價能力似乎更處於弱勢。工聯副理事長、直選議員李靜儀亦坦言,現在求職者增加,職位減少,求職者或會自行降低對薪資的要求,甚至低於萬元亦勉強接受,先求就業的機會。

為了保障本地就業,李靜儀指出,政府須逐步刪減外僱數量,如批發、零售、酒店、飲食、金融等的非專業外僱須減少該本地的勞動力填補。同時,博企、大型建築公司以及品牌零售內的非專業外僱亦須相應減少。

早前局方舉辦招聘日,為居民提供就業機會。

薪資水平下滑 僱員只能勉強接受?
李:先求就業的機會

李靜儀直表示,自鄰近地區爆發疫情以來,本澳的出現更嚴重的結構性失業,或跟遊客來澳的數字下降有關,自己對此情況甚感憂慮。而疫情的不正確性,令勞動報酬變差,就業市場低迷,政府須推出一些具體的措施,先保市民就業,儘快令失業者實際就業,以降低失業對於社會所做成的壓力。但就整體而言,本澳經濟環境持續低迷,並不利於勞動報酬以及居民的就業發展。

在經濟環境低迷的情況下,求職者、甚至整體僱員的議價能力亦會相對變低,李靜儀認為近年的薪資水平難以有所回升,現時市場的競爭激烈,以求職為例,過去的參與求職會的人數較少競爭相對較低,求職者仍有選擇工作或與僱主議價的可能。但現在求職者增加,職位減少,求職者或會自行降低對薪資的要求,甚至低於萬元亦勉強接受,先求就業的機會。

她又表示,目前澳門的整體市場仍有人資需求,政府須思考如何以本地居民填補本澳的勞動需求。

逐步刪減外僱 以本地居民取代

根據勞工局的統計,截至今年二月,本澳共有168,442名外地僱員。李靜儀表示,客觀地來說部分外僱確實有其必需,如家務助理以照顧雙職的家庭,而有部份工種亦甚少有本地人願意去做,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數量的外地僱員去支撐。然而,有大多非專業外僱的工作均可以本地的勞動力填補,如批發、零售、酒店、飲食、金融等,政府或可逐步刪減這些外僱數量,先保本地居民就業。同時,六間博企、具規模的建築公司以及品牌零售等,政府均應加大力度讓相關企業釋出更多非技術外僱的職位,讓這些外僱退場,真正騰出職位、優先聘用本地人。

根據局方的統計,今年二月以上行業所聘的非專業外僱共有62,708名。政府曾表示本澳目前的外僱數量比2019年減少了約兩萬名,李靜儀認為相關數字並不能反映出對本澳的就業市場有所幫助,當中不少是僱主為減少人手而導致職位流失,以達節流之效,未必會請返本地人。因此,目前所縮減的外僱並未為居民起到實質性的幫助。

她建議,政府應分析本澳的外僱工作性質,培訓本地人才,尤其是選定本地居民願意和具條件入行的行業或職位。如金融銀行業,其工作條件和發展前景較好,對澳門人有一定吸引力,目前確實有不少失業人士曾經任職或希望從事金融業、銀行業或文職等職位。但至今銀行業中仍然有超過400名非專業外僱。她認為,政府應督促業界加強培養和聘用本地人,減少外僱名額,除了有助紓緩本地就業問題,更可促進居民職業發展。

加強職業培訓助僱員增競爭力 再創出一片天

面對日漸嚴峻的就業環境,李靜儀呼籲本地僱員需增加自身競爭力,而政府則須為更多行業開拓不同層次的職業培訓,讓居民可「邊做邊學」提升就業競爭力。

李靜儀指出,有部分失業或待業人士或因其年齡、學歷、或工作經驗等,導致相關人士一直未能找到新工作。「有部分公司或會要求員工在六十歲前退休,即使該員工仍然有心有力,但無奈都要結束自己的職涯」,「或者有部分工作需要一定時間的工作經驗,對於畢業生來說可能較難達成相關條件」,「亦有居民打算轉職,卻無其他工種所需的技能,難以得到錄用」。她建議,可先讓待業人士或準畢業生了解到不同行業的職情前景、行業階梯,讓他們去選擇、學習有關職業的技能,從而培養不同行業的專才。或可參考博彩業的做法,先限制基層的外僱數目,培養本地人資。並從中訓練出管理人才,慢慢實現企業中高階層本地化。不管是待業還是在職人士亦可透過相關的培訓,增強自身的技能,增加競爭力,或可在未來提高自身的薪資水平。

同時,李靜儀認為政府須為更多行業提供不同層次的職業培訓,讓居民尋找新的職業發展方向,「邊做邊學」提升居民的就業競爭力,且可促進培養本地人才,亦讓企業可培養出符合企業自身需要的人。就以畢業生難有工作經驗為例,李靜儀指出,若政府不推出有關的職業培訓計劃,畢業生則無任何機會可以與其他待業人士競爭需要工作經驗的工作。

從目前本地的社會以及產業發展來看,李靜儀認為,本地居民需要更加努力,以增加自身競爭力,但當本地居民努力時,政府以及業界則需出更加多力,讓願意努力的本地居民真正可以前往理想的行業中發展。過去澳門經濟條件好,政府或會輕視相關職業培訓計劃的推動,但將來要如何持續推動本澳的人才培養,政府需要再多下功課夫。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