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歷史建築維修或參與「活化」可申請資助 梁惠敏:正研究資助上限及範圍

 

培道中學大樓(南灣分校)是被被評定的建築文物。(來源:澳門文化遺產網站)

文化局日前表示,局方正積極研究以文化發展基金提供支持的方式,推出歷史建築維修和活化兩項資助計劃,其一為支持私人文物建築業權人自主開展定期維修保養。其二為由政府提供歷史建築空間和財政扶持為誘因,鼓勵社會善用歷史建築推出對社會經濟、文化旅遊具裨益的活化項目。文化局局長梁惠敏今(11)日受訪時表示,目前局方正在研究該兩項計劃的申請條件、資助上限以及範圍等。

文化局日前在新聞稿指出,由政府全資的文化發展基金於今年1月1日正式投入運作,當中增設了支持開展有助保護被評定的不動產及具文化價值的不動產項目的職能以推動民間自主開展歷史建築修復和參與活化政府持有歷史建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故此,局方推出該兩項資助計劃,以便「更好地推動社會參與歷史建築保護,並讓文化遺產成為支持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的動力」。

梁惠敏表示,新文化發展基金的成立,當中有關以資助方式來促進保護文化遺產已列入基金的資助項目內,局方已開始準備有關工作,而初步構思有兩方面,其一對象是私人擁有的文物建築。若有關建築物需進行維修保養,尤其是法規中要求其必需進行一些維修保養時,若符合有關條件可以申請相關資助。另一對象則特區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物或片區式、空間較大的地方。局方希望透過資助、促進該建築物的利用。「透過資助方式吸引企業/團體參與當中的部分活化,或者日後營運」。又稱,局方仍在規劃有關申請資助的條件、金額、範圍等,會儘快公佈。

文化局局長梁惠敏今日受訪。

傳媒亦多次問及在資助私人文物維修保養方面,當局會否設上限或「全包」。梁惠敏回應時表示,一般來講,資助都設有上限,「當然要睇具體修復內容、項目。若金額不高,全資亦不是很多;若涉及金額大嘅,政府亦需設上限。」

她又稱,文化遺產委員會(下稱:文遺會)委員「都好認同」資助私人維修保養所持有的文物建築。「維修保養私人的文物建築比一般建築物成本高些、困難些,社會亦有聲音提出:政府可以點幫到佢哋呢? 」又指,局方日後將向委員會介紹該計劃更詳細、具體的內容。

文遺會會後只發新聞稿屢被評缺透明度 梁惠敏:涉及個人私隱 儘量公佈更多資訊

傳媒亦關注到文遺會閉門開會,會後只發新聞稿講述會議內容,做法有違資訊透明的原則。梁惠敏回應指,會議內容涉及個人私隱,若涉及私人建築物則有個資內容以及相關評定等,或有些內容則仍保密階段。「考慮到有意見希望更多資訊公開,我哋會逐步、讓更多資訊公佈」又強調,文遺會會議必須閉門,但局方會平衡各方意見。

問及局方會否考慮一如以往般在會後舉行新聞發佈會或仍傾向會後發新聞稿時,梁惠敏則表示,局方會看看有否調整的空間,「聽完你哋(傳媒)意見之後,睇一睇有冇啲可以平衡到各方諗法,我哋再睇有冇調整的空間」。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