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中.時代裡.溝通失效 ——解讀OFF|SITE・在場「上山去」


「OFF|SITE・在場」今次的副題是「上山去」,作品圍繞風順堂區。與過往OFF|SITE計劃的作品相似,今次作品依然引領觀眾走到社區去,沿途有表演者作在地創作(site-specific)的演出片段,帶給觀眾有關社區變遷的思考。但與其說作品是懷緬舊日,當中可能更多是在探討人與這城市乃至歷史的溝通失效。

今次的演出由河邊新街開始,先由導賞介紹澳門填海的往跡。拐彎轉入沙井天巷/光復圍後,一排低矮舊屋映入眼簾,身穿舊日服飾的舞者拖着紅白藍膠袋徐徐出現,將掛在門上的衣服逐一收入袋中。由於位置地處昔日的海邊,令人聯想到澳門「移民城市」的身份。不少人昔日由此上岸後,在澳門定居。進入光復圍後,舞者不斷與荒廢的房子外牆互動,企圖打開已鎖上多時的閘門,卻是徒勞,彷彿剛上岸的人再找不到這裡的親友,只能獨自一人在這城中流浪,也彷彿現在參觀的人已再不能打開這些門,透過這片舊房子與這區連結,只能成為路人。

圖片來源:2021 OFF|SITE・在場 「上山去」Facebook專頁

之後,演員引領觀眾上山,在一段樓梯上出現一對父子的相聲。爸爸與兒子穿着一樣的中式服裝。爸爸一邊說着舊詩詞中有關澳門歷史的奇思異想的記載,一邊問兒子是否知道,兒子開始時也開口回應,後來只是用小號吹響兩聲「敷衍」回應,到最後以二人身份「互調」作結。代表「長輩」的爸爸不斷引述着魔幻的過去,向兒子「拋書包」,作為「新一代」的兒子「愛理不理」,當中牽涉到話語權,在之後的「身份互調」時則有了有意思的交替聯想。

而如果這段講的是「知道(與否)」、講的是世世代代的歷史傳承,之後在亞婆井前地「拍攝電影」的《探班》也是有趣的呼應。在來到亞婆井前地之前,演員曾帶領觀眾一行走到真正的亞婆井水源。事實上亞婆井「原址」一直因為口耳相傳而被誤認為位於亞婆井前地,就如很多澳門現存的歷史說法都未有經過嚴謹的考究,僅是口耳相傳,於是成就出平衡時空。也如電影中的澳門一樣,地點本身的歷史被忽略,僅被電影不斷傳播被虛構的形象而成了浪漫的佈景版,可見話語權的力量。現場手執話筒的電影導演歐陽和平與演員林上也一樣。二人手科打諢地向觀眾介紹拍戲的過程,並邀請觀眾參與模擬拍攝,突然一名在「真.水源」的表演時已混入觀眾的演員,說參演的觀眾是其戀人而用(道具)啤酒瓶打傷演員。看着(道具)血淋淋的瓶子,早知道真相的人不會驚訝,但不認識演員的人就會被嚇到而信以為真,就如過去被編作的「歷史」、口傳的故事一直有不少人深信不疑,但也有因為「電影」而半信半疑。

整個作品對於溝通的探討還有「真.亞婆井旁」出現一連串泛黃的信封,還有由亞婆井前地走上主教山的行程因「不准聚眾」要腰斬。回想當年與山上的權力對話之結局、寫着訴求的紙飛機所得到的回應,這些前事興許成就了今次作品「提早結束」的因,也為這山添上了一重符號,與演出的另一主線——水——形成對比。從演出路線的上上落落,可以知道今次「上山去」除了說山,也是說水,就如有陰有陽才能看見事物的全面。這裡的水,除了是相傳「喝了就忘不了澳門」的亞婆井水,還有海洋。海洋包容開放的特性使之與陸地的畫土分疆不同。山成了權力之所,「他人」逾越不得,一起走上山共同回望成就這城「中西文化交融」的大海於是變得不再可能。

當然,以上都只是我的個人解讀。「上山去」是片段式的編排,沒有很線性地作任何論述,每個篇章的創作者也不同,令作品有很多不同的詮釋可能。綜觀OFF|SITE計劃一直強調在地創作,社區的過去與當下都是創作的元素。或正如演出的場刊說:「項目的核心就是透過以藝術創作的行為引起大眾對舊街區文化保育的關注,同時亦以藝術行動為社區記錄書寫。」而透過演出如何再思考我城,相信也是作品帶給觀眾的一課。

OFF|SITE・在場——上山去
日期:2021年11月6日
時間:15:00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