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訂精準防控 藝文工作者:定措施適當開放文化場地

2021年9月25日凌晨1時,政府宣佈,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即日起關閉轄下文化場館及取消各項藝文活動,各場館重新開放及活動重啟時間另行通知。8月初時,社區也曾出現幾宗確診個案,當時藝文場館關閉逾一個月,到9月15日才宣佈重開。不過才10天,場館又再因疫情關閉,重開日期不明。

消息一出,不少表演藝術工作者於網上紛紛表示灰心,有人甚至問「是否是時候轉行了?」

而在小城實驗劇團藝術總監譚智泉看來,現在的情況會引申另一些問題。「我自己的思考點是,施政報告中強調了很多關於澳門的未來,例如希望不只有博彩、賭收,早幾年一直說着怎發展文化產業的口號。如果文化產業真的是施政報告一個很重要的重點的話,在疫情期間,我作為市民,需要見到政府有很強烈地提出一些新的應對措施,去保護文化,令他的發展路徑不會因為疫情而全軍覆沒。我現在看不見政府有對於執行施政報告中很重要的幾個點,特別是文化上的,怎在疫情期間作出回應。」

場地關閉  牽動產業多元發展

譚智泉坦言,覺得自9月這波疫情發生以來,澳門頗為癱瘓,即使是政府自己策劃的,例如音樂節等都要取消,大家都很無奈。但他認為,當演出取消,這並非簡單地報銷費用然後明年再舉辦。「像我自己做劇團,做規劃時,會有一個長年的計劃,例如三年的計劃、五年的計劃。起初兩年可能做一個作品,未來要怎樣再發展交流平台,每年都有些好重要的步驟要去完成,才可以走下去完成一個規劃。」

「例如我做劇場,現在我怎發展澳門一個民間劇團,令它可以觸及大灣區或華語圈、我的作品可以放在哪裡,怎樣介紹出去……在我的角度,長遠而言,現在是一個頗重要的分水嶺。不是說今年的事取消了就將今年的事放在明年這樣直觀,而是這班人可能會散掉了,因為沒辦法再工作,沒辦法再策劃。那連貫性會『炒』得很嚴重。而這刻很多項目斷了,最害怕的是令之前的連貫性沒辦法再向前走下去。」

倡訂精準防控  適當開放設施

澳門的黑盒劇場(網上圖片)

場館開放,藝文工作者就能繼續工作。不少藝文工作者都表示,一場演出的觀眾不過幾十人,演出時間不長,而且座位都會保持社交距離、觀眾會戴好口罩、會出示健康碼,認為相對很多地方而言,風險屬於較低,希望政府可與業界一起討論「精準防控」方案,避免社區只要一出現確診個案,不管確診者的行蹤軌跡怎樣,政府的藝文場地就要立即全線關閉,且不知道何年何月何日才會重開。

「在關閉場館和開放場館中間,應有好多不同程度的風險管理。」劇場製作人趙七說,「如果對社區風險很高,要關14日;風險較低,要關7日;或根本沒有風險,不用關。就算有確診病例,他是否一個很活躍的文化人?常去圖書館,常去劇場?如他對文化場館的風險不高,可以例如關閉場館幾天消毒,然後重開、要求保持社交距離、入場人士出示健康碼等等,這些已可以足夠維持運作。」

「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考慮的點,而不是現在用最簡單、最暴力的方法,就是全都關閉,就一定不會在我管轄範圍內出事。但這是『斬腳趾避沙蟲』的方法。應可有這些分級或很科學的考慮,但現在沒有。這就沒法很科學地討論、去說服大家為何要這樣做。」

趙七坦言,究竟一但社區出現確診個案,哪類藝文場館要關,又究竟要關多少天,這值得討論。而譚智泉就不同意要待沒個案後藝文場館才重開。「因為這等於一定要『清零』。我覺得是要與疫共存的,疫情未來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要『清零』,其實沒可能。」而他也認為,政府可以提出要求,例如要多少的疫苗接種率,或是進場人士須持有核酸檢測,又或是提供健康碼,或是保持多少社交距離。

「社會就算有(確診)個案,也不會所有地方都關閉。健身室的情況也一樣。如要待『清零』,澳門的健身室都可以結業了。香港會要求健身室『換氣』減少病毒。澳門政府也可以有一些很科學的規範,你提供指標,我們就能回應,去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例如文化中心有條件開放,其他場地不能,因為它的空氣系統較老舊——起碼你說出來我們知道是怎樣一回事。」

自疫情發生以來,不少活動,包括學校教學都取道線上,藝文演出也可以錄製在線上放映,但譚智泉不認同這代表劇場在甚麼條件下重開的討論變得次要。「線上教學的效果也跟面對面的效果很不一樣。錄製只是其中一種方式。我始終都覺得不能『清零』才開放劇場。我覺得錄製只是適用於2020年,去年一爆疫情,可以說把作品轉錄製,令它不會立刻在不知能否演出的情況下完結,但到2021年,疫情出現快兩年了,再用這方式就會覺得有些……太天真了。」

相關報道:

場館關閉何時了? 表演界苦等 文化局:場館重開需依據衛生部門指引

https://bit.ly/3vlsJDU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