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針」新指引違背衛健委倡議? 衛生局︰有替代方案無衝突

衛生局推新防疫指引被指「迫針」。有傳媒引述國家衛健委曾指出,對於不允許未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士進入某些場所,是違背接種原則,要求糾正這些限制性措施的出台。衛生局現時的做法其實是否違背了國家衛健委的倡議?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回應時則強調,當局沒有限制市民不接種疫苗就不能出入某些場所,而且當局有推出替代方案(至少七日自費接受核檢),因此與內地提倡的原則並無衝突。

梁亦好表示,留意到福建和南京的場所出現新冠病毒,被感染的工作人員數量很高,特區政府推出新防疫指引並非單單為了提升新冠疫苗接種率,而是希望保障不同工作崗位人士健康。她又重申,當局沒有強迫接種疫苗,亦提出替代方案,目的是要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她又稱,具證明不能接種疫苗的重點人群,核檢費用將由政府承擔,至於其他行業能否豁免核檢費用,則須由相關管理實體評估,衛生局沒法跟進所有工種。

至於當局會否考慮提倡為接種者提供「疫苗假」,梁亦好表示,據她了解,很多私人企業有推出相關鼓勵措施,至於公務員方面,現時公務員於辦公時間內接種疫苗,工作不需補時;假如公務員因接種後不適需要請病假,亦可按規定申請病假,這些都是鼓勵措施。

接種後無症狀感染更危險?梁︰概念不準確

有意見指已接種疫苗人士較易出現無症狀感染,若接種後就無需核檢,會否增加傳染風險?梁亦好回應稱,接種疫苗後若感染病毒會無症狀,變相相對危險的概念並不準確。她稱很多證據顯示,無症狀代表身體病毒量低,不足以發病,因此接種後即使感染,抗體或已將病毒「打死」,體內只剩餘病毒殘骸。

梁亦好強調,全球專家認為接種疫苗是對抗新冠肺炎最有效措施,社會不應質疑,亦毋須質疑疫苗能大大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的事實,又認為市民現時對接種疫苗存在很多誤解,相信通過醫護人員耐心解釋,可令市民明白接種疫苗可協助避免出現重症風險。

市民往往誤解疫苗和健康狀況而不接種疫苗

梁亦好又表示,明白市民不接種疫苗是有其原因,部份人士擔心疫苗有副作用,部份人士認為自己不適合接種。當局發現,很多市民往往會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誤解,例如:長者認為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就不能接種疫苗、一些年輕人士曾經出現濕疹就屬於過敏體質,不適合接種疫苗。事實上,這些都不是接種疫苗的禁忌症,患有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問題的長者,正正最需要接種疫苗,他們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出現併發症、重症或死亡的比例會比一般的年輕人高。此外,長者不會因為有慢性病而增加出現接種疫苗的副作用。

她又稱,市民不是故意不去接種,而是往往對疫苗的認知不準確,有擔憂和誤解,因此建議市民通過疫苗接種系統進行預約,通過醫護人員去解釋和評估是否適合接種疫苗,倘若不適合醫生會開出暫緩接種疫苗證明書。

梁亦好又表示,慢性病患者接種疫苗相當重要性,全球不少地方逐步實行與病毒共存的政策,這些地方的疫苗接種率非常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長者的接種率相當高,可見疫苗接種率會影響到特區政府制訂政策。

暫不建議12至17歲人士暫緩接種或取消第二劑mRNA疫苗

香港有研究建議,只為 12至 17歲青少年接種 1劑復必泰疫苗,以減低出現心肌炎的情況。梁亦好表示,當局很重視有關的建議並展開跨部門會議討論,她稱,研究結果顯示,接種mRNA疫苗出現心肌炎的風險約十萬分之一,較多見於年輕男性,並多於接種第二劑時出現,而且症狀較為輕微。同時,也有不少研究數據顯示,感染新冠病毒也可能出現心肌炎,而且風險較沒有接種疫苗高出16倍,且病情會較為嚴重。

再者,根據疫苗用於12-15歲青少年的臨床研究資料,接種兩劑疫苗後高達100%的預防效力,而接種1劑疫苗後對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力僅為75%,且未有數據支持接種1劑疫苗的免疫持續性。因此,在現階段未有足夠理據支持下,不建議暫緩第二劑或取消第二劑mRNA疫苗。衛生部門將持續密切留意全球各地接種mRNA疫苗的更多研究數據。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