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司︰內港北泵站有助緩解水浸 兩新泵站冀年內完成規劃明年招標

即時報道

文:論盡採訪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76113

時間:2021年06月22日 20:20

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今日受訪時表示,近年本澳遇到強降雨,低窪地區就會出現水浸。本澳渠網已經非常老舊,雖然近年部分渠道施工擴容,但整體承載力仍然不足,難以應付長時間的強降雨。他稱,內港北雨水泵站在本(6)月1日的持續暴雨中起到相當作用, 緩解區內水浸情況,經評估認為是治水的可行方案。工務部門已落實內港南、林茂北灣興建泵站,爭取今年(2021年)內完成相關規劃,希望明年開展招標工程。

除了渠網老化問題外,張永春又指出,非法排污降低了渠網排水能力。他坦言,現行法律制度執行「冇咩力」,處罰都是「唔痛唔癢」,已同市政署開展檢討工作。將針對非法排污制定相關行政法規,提升相應處罰及加快程序,並加強相關宣傳。

張永春認為,持續疏導街渠是治標不治本,最重要是加強城市基礎建設。

近兩年清渠的長度及清污物數量相對往年有大幅提升。張永春認為,持續疏導街渠是治標不治本,最重要是加強城市基礎建設,希望市民能忍受未來工程時帶來的不便,今屆政府會下定決心開展有關工程,雖然會為市民帶來不便,市民會鬧,但若政府拖著不做,暴雨天氣、「百年一遇」情況越來越多,問題只會不斷重複,「具備條件的時候,就算大家要受少少苦,就算大家要捱一年半載,都要儘快去做。」

他又提到,市政署負責清渠的人員相對較年長,平均年齡逾60歲,希望通過外判渠務工作,緩解前線人員老化及退休潮等人力資源壓力,市政署會做好監督及指導工作。

施家倫︰議員關注政府做得多 市民知得少

另外,立法會小組會跟進暴雨及風暴後基建設施的排水效能,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市政署管委會副主席羅志堅等政府代表列席會議。

公共行政事務跟進委員會主席施家倫會後表示,政府代表在會上對6月1日水浸進行解說,造成水浸的因素包括︰特大暴雨、地勢低窪、渠道老舊、渠道超負荷、暴雨沖刷山泥或垃圾令雨水井淤塞。他又引述當局資料表示,本澳非法排污問題嚴重。今年(2021年) 1-5月已清出污物約 1,681噸,高過去年 (2020年)全年的約 1,446噸。他又稱,政府已對整治渠網制定短中長期應對措施,短期措施將利用渠道視像監控系統等科技強化監管及打擊非法排污等,中期措施將開展各項雨水泵站建造及重整下水道工程,包括建造筷子基雨水泵站、重整提督馬路與雅廉訪交界下水道、美副將大馬路下水道,長期措施將檢視全澳渠網規劃等。

施家倫表示,議員關心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市民知道的卻很少,認為政府宣傳不足需要檢討,又希望日後相關工程的資訊上載網頁供市民查詢。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