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行 

較早前澳廣視高層被指打壓葡文新聞部、干預新聞自由。有團體及市民到澳廣視抗議事件。現場所見除了記者外,亦見其他人在紀錄事件。

「澳門是一個享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地區。澳門地方雖然細小,但傳媒事業頗為發達。 」這是政府出版的《澳門年鑑2020》內對澳門媒體狀況的概述。究竟當權者的新聞自由於本地的中文新聞記者又如何呢?兩名工作超過十年的記者以自己的筆紀錄下2021年澳門的新聞自由以及澳門記者這一行。 

中文傳媒有著太多其不能觸碰的報道底線  

逾15年資歷的Hans(化名)自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新聞工作。Hans曾從事雜誌、日報等新聞機構。回顧自己的工作,Hans無奈感嘆中文傳媒有著太多其不能觸碰的報道底線。 

「經歷過3屆特區政府的時代,對於新聞工作,我認為可以分內在、外在以及記者自身的自我審查三個層面角度思考。 

無形之手之干預如 「夢魘」處處在 

先說傳媒機構內部,社會一直對澳門的傳媒有『報喜不報憂』的看法,相信大多是基於傳媒對於特區政府、政策、官員的負面新聞較少有關。之所以存在這種情況,也與傳媒機構對政府及政策的「高度支持與配合」有相連的關係。 

有傳媒機構經營者自認為,配合、順應政府是必需的方向;若與此背道而馳,日後的經營會受到影響,存在無形的障礙; 故部份傳媒機構經營者/據位人,按自身需要及方向設下了機構內部的自我審查,批評政策或某一特定社會人士是不可行的報道;並將此向採編部門下達,前線記者、編輯的採編工作自由度,受到無形之手的干預。 

至於外部因素,人脈關係在澳門,影響力至大。對存在爭議的敏感話題、社會政策、公/私人項目,或可能對某集團、個人產生負面影響等的報道,當事人透過與傳媒機構管理層的人脉,令對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報道不曝光,或透過後期編輯方式,避重就輕,試圖減低報道的客觀性和傳播力。中文媒體新聞報道空間和自由度一直受到外來的干預。 

內外因素使記者不得不自我審查 

記者在日常採訪工作中,自主性受到機構內部政策、考慮報道內容對其任職的傳媒機構、採訪部、編輯和自身工作崗位帶來的後果等影響,令記者無形中作出採訪內容的自我篩選、審查;例如,若這個報道刊出後,會否受到公司據位人施壓? 

作為一名記者,在採訪工作和報道上,若是在傳統的中文傳媒,可以說「只能在既定的底線下遊走」,遊走的幅度有多大?要看該機構據位人對新聞自由有多支持,沒有所有絕對的自由與自主。」 

不要否定自己作為記者的社會價值 

Hans雖曾離開新聞界,但只做過其他工作很短一段時間。十多年來對記者行業不離棄,Hans 坦言有理想及現實窘況,「博彩業開放前及初期,普通文職人工差距與傳媒不大;但時間上相對傳統文職靈活,方便照顧家庭,加上厭惡辦公室政治文化」。一段長時間,記者這行可自由發揮。  

然而,好景不長,日益收緊的新聞自由,這行亦越來越「無癮」。而且隨著經濟環境改變,其他行業薪酬及福利與新聞業的差距已越來越遠,Hans笑言,「即使基於經濟原因多次考慮轉工,奈何步入中年,職業技能過於單一,為時已晚」。由於收入一直比一般文職還要低,Hans指,家人及朋友的常質疑自己留在這行的意義。「亦經常對自己的社會價值存在有所懷疑,常思考究竟傳媒助社會找公義,誰又能為傳媒人找公義?⋯⋯縱然勞動價值未能體現自己的專業及為於社會顯現的直接經濟利益,但首先不要否定自己作為記者的社會價值。」

澳門立法會是記者經常去採訪的地點之一。

記者 Ivan 的心聲 

由實習到正職,Ivan(化名)從事記者近20年。自大學畢業後,Ivan一直從事新聞行業。作為記者,Ivan表示,澳門記者雖被認為「乖」或「不搞事」 但亦有推翻政府的政策例子。「如不能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明辨是非,就容易被利用作為宣傳工具,願本澳同行們都能心如明鏡,尤其正值是非之年,莫被有心之人利用。」 

「當年大學選擇新聞專業是希望能夠客觀公正地報導真相,作為一名記者,尋求事實的真相亦是其自身職責所在。多年來在工作實踐中,卻發現很多時候,事實的真相並不只一個,所謂「真相」也就是觀點與角度不同而已。站在不同立場只是看到事情的其中一面,在有限的新聞材料中要完整地展現事實的全部十分困難,因此更需要多角度採訪不同立場的人和事,這樣才能令報道更貼近真相。」 

「澳門地方小人事卻很複雜,尤其不同報社亦可能與不同利益集團有所關聯,要保持中立著實不易,但記者的大忌就是自我審查。在報道新聞過程中,如遇到有不同意見,亦會盡量報道,以免造成一面倒情況。我相信,只有更全面地把相關信息公開,才能最大限度地還原真相,當然,最後會否被編輯刪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澳門記者真的「乖」? 

澳門的新聞自由很『和諧』,在外地人眼裡,澳門的記者都很『乖』,幾乎不會『搞事』,但澳門的記者透過報道推翻政府的政策及計劃例子亦不少,而所謂的『乖』,或許只是我們過於和平理性地表達意見,缺少了針鋒相對,咄咄逼人的架勢。我們不為支持而支持,不為反對而反對,相信澳門大部分的記者都真心希望澳門的社會能繁榮穩定,居民安居樂業。  

值得反思的是,記者無疑應該抱有捍衛公眾權益的公義之心,但若是一味盲目地為民請命卻容易走向民粹。尤其在近年很多政客在提出不同政見時都搬出民意二字,但實際上卻是為了自身團體利益,濫用民意。」 

Ivan直言自由及尊嚴是支持自己繼續做記者的理由,「至於低收入、無錢,則只能視為這行不夠完美之處囉」,Ivan笑言。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