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呼籲中小企創新求變 讓顧客體驗到價值、特色

關前街一帶多見咖啡館。

立法會今(30)日舉行大會。多名議員關注中小企經營情況以及如何改善舊區營商環境。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回應指,政府的工作同中小企的努力是一半一半的關係,「但係,政府最叻都係做(到)一半,另一半都需要行業創新求變」。又指,在講求體現「個性」的年代,本地中小企應思考如何讓其商品或服務體現其價值以及讓客人體驗到其特色。「現在係體驗比需求更加重要,我們都鼓勵店舖應該係著重體驗,賣價值而唔係淨係賣商品。」

李偉農指出,本地不少中小企朝這方向發展,使顧客體驗到其服務特點、吸引顧客打卡等等。又指,在舊區如關前街一帶有不少商店很具特色,而且周圍的營商氣氛亦不錯。「 政府同業界嘅工作係一半嘅關係, 除咗美化環境、(出台)政策之外,中小企創新求變亦都非常重要⋯⋯尤其在今日講求體驗嘅經濟年代,比顧客體驗、感受更多服務特色。」他又承諾政府會多做工夫未吸引旅客從大三巴到關前街一帶。

來自商界的間選議員王世民問及如何改善內港一帶舊區的營商環境。李偉農在回應時稱,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去年7月開展了「特色店計劃」,首階段便選擇在十月初五日街一帶的傳統街區推行。計劃除協助該區的特色店進駐內地知名生活消費平台進行推廣外,亦為該區重塑特色街區形象、營造打卡熱點,並透過線上線下方式推廣宣傳。

內港內的「彩虹屋」。

他又稱,以現時為該區打造的打卡點(三幅壁畫及「彩虹屋」)為例,就是經科局與文創人士合作。首先製作了三幅不同主題的壁畫,展現澳門中葡文化交融薈萃的獨有特色。同時,透過推動業權人積極配合,將十月初五日街附近一處雙層建築群重新粉刷以改善街區面貌,「以點帶面」帶動社區人流,吸引顧客走進區內消費。

在十月初五街數間被粉飾了的店舖。

議員批評內港發展缺計劃  水浸問題未解決

聽完財爺一番解說,議員似乎不想「收貨」,直批政府無規劃發展內港一帶,而且一直困擾內港居民的水浸問題亦未見有根治方案出台。

直選議員麥瑞權表示,政府應先解決舊區水浸問題否則無法改善營商環境,「若唔係都無用⋯⋯水浸唔解決點都冇用。」另一直選議員蘇嘉豪亦表示,改善水浸問題才是關鍵,否則沒有人有信心繼續在該區做生意。他又質疑「彩虹屋」未必時時有效,政府應小心「東施效顰」。 直選議員林玉鳳則表示,內港一帶需要完善交通配套。但目前該區現況是停車、行路都不容易,難以聚人流。她又呼籲政府考慮再利用內港原來的海上特色吸引人流。

十月初五街常見到人車爭路的情況。

間選議員葉兆佳則要求政府交待如何整體規劃內港一帶舊區的發展。又指內港須保留其傳統漁港風貌、利用一河兩岸優勢,成為澳門旅遊的一塊。

李偉農在回應議員時長示,內港是澳門近代發展的重要地方,內港到處可見中西文化足跡,是相當有內容的舊區。政府在草擬城市總體規劃時會確立內港的發展定位。又指水浸問題一時一刻雖不可解決,但政府亦通過城市規劃處理該問題。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