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 難以辨識的身份認同

關米高(Miguel Khan)是一名土生,其祖輩來自果亞,印度境內的前葡國殖民地。憶起爺爺講葡文時,其獨特的果亞口音有時被大家取笑,Miguel在訪問時提起亦忍俊不禁。

Miguel可以有很多身份,從持有葡國護照但沒有任何葡國血統的葡人、土生、澳門人或中國人都可由得他選擇。在眾多的選項中,Miguel表示,最簡單、直接會稱自己為葡國人,因持有該國的護照。其也會強調土生身份,「因為就係土生,土生最易express(表達)到自己⋯⋯priority(優先)我會話我係一個澳門人,葡籍澳門人。若深入嘅話,我梗係都係Chinese(中國人),因為我是澳門大嘅嘛。」

然而,Miguel亦意識到自己無論在思維或文化都未必百分百認同葡人這一身份。「我在葡國時,無人覺得我係葡國人,覺得我是中國人,長期係咁。我朋友都叫我中國人。去到葡國,根本我就係Chinese,我同佢哋係好唔同嘅。」

各適其適 澳門有得揀

Miguel的祖輩在果亞已取得葡籍,後來移居澳門。Miguel的爺爺及父親均在澳門出生,奶奶來自香港,是一名穆斯林。家人有信伊斯蘭教、天主教的,亦有無宗教信仰的。溝通的語言有中、英、葡。而且家人常用的語言也不一樣。從Miguel及其一家完全可以體現澳門文化融合這一特性。「可以咁講,我家係澳門文化融合的縮影。」

或與父輩相同,又或由於自小讀葡文學校,Miguel認為由於自己接受葡語的教育體系,比部分家人更接受葡人這一身份認同,對葡國感情又未必如他般深厚。「若你問我哥有關葡語對澳門的impact(影響), 我哥會話『冇』,見仁見智;因為我同葡文有咁多contact(連結),對我係有impact嘅」。Miguel 形容澳門是可以自由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的地方、可以各適其適。

位於伯多祿局長街澳門葡人團體澳門葡人之家。

位於伯多祿局長街澳門葡人團體澳門葡人之家。

現年42歲的Miguel目前在博彩企業擔任品牌及市場管理部總監。講得一口流利廣東話、葡語及英文的Miguel認為,澳門可以為這三種語言找到平衡點。同事間書信用英文、溝通用中文;在家中或講葡文、中文;朋友間講葡文或英文。「在澳門可以找到與這三種語言的聯繫,若在葡國則不能講中文,好像浪費了」。

由澳門到葡國到英國 一場身份覺醒旅程

Miguel在1996至2006年間在葡國及英國讀書,2002年起開始在英國升大學及生活,主修動態圖像設計。Miguel十年間在不同文化的熏陶下,慢慢意識自己的不同。

Miguel 於1996年至2002年間在葡國讀書。他表示,選擇到葡國讀中學是很自然的事,自己懂葡語、有朋友亦選擇去當地讀書。雖然葡國不是家鄉,但與自身有很多聯繫,身邊很多人去探親、旅遊等。然而,數年的在葡生活使Miguel意識到自身的不同。在認識更多當地家庭,了解當地人的生活、飲食、閒餘活動、甚至對家的佈置後,Miguel更確定自己無法如當地葡人般生活。「今時今日我家吃晚飯,不會用刀叉、吃扒,我家人會拿著碗、筷子或湯匙,菜是一碟碟的,不會是每人一碟。」

然而,隔了多年再返去葡國,Miguel 形容如返到自己家。「返葡國感覺好像回家,葡國都是家,都有回憶。身為土生,你所講的語言可以令你feel到你屬於哪個地方。」

遇上英國文化大雜燴,使Miguel 意識到自身的獨特之處,而澳門正是當中的土壤。Miguel表示,當年在英國遇到很多香港人,可以同時使用中英葡溝通,隨時轉語言開玩笑,「自覺好得意,無論他們說什麼如拜年等,我都知道」,「可以同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溝通」,心中更認定澳門有其特別之處。

在訪問中關米高表示,以前的新馬路可以見不同的東西的店,目前只見大部分都是珠寶首飾店。

在訪問中關米高表示,以前的新馬路可以見不同的東西的店,目前只見大部分都是珠寶首飾店。

長居歐洲,久未返澳,於是2005年秋天見到澳門的變化時 Miguel 極驚喜,也使他萌生返澳門找工作的念頭,認為澳門亦有其事業發展的空間。翌年Miguel 返澳並開始在博彩企業工作。

他憶述當日返澳的情景。其乘搭的船隻當日早上靠近金沙賭場時,他見到該賭場外牆的光影璀燦,以為船隻須經過內地才能返澳。其後常在澳見到大型室外熒幕,開始覺得澳門亦可發展其所學,開始找對口工作。當時,Miguel亦沒有放棄在葡國及英國找工作,因為自己都不太相信所學的專業能在澳門發揮所長。

返澳工作初期,他曾信誓旦旦地與在外地的朋友說,「在澳門工作兩年就會回葡國,因為朋友都在那裡」結果在過去十多年間只回去葡國三次。

澳門是甚麼?澳門就是家

多年來都在他方遊歷,究竟澳門對Miguel來說是怎樣一個地方?Miguel 強調,澳門就是家。「我們真的是澳門人,覺得自己是澳門人,在澳門長大,不會想自己(有關身份認同)這些東西。澳門是家,是自己長大的地方。」

然而,香港近年來的社會及政治運動觸發Miguel 開始思考自己的身份,「以前根本沒那麼深入想過⋯⋯我是這幾年才想得比較多,看到香港這麼多事情。」「我覺得簡單來說,我是一個土生,澳門土生,無一樣百分百的,無論中、葡都不是百分百,這樣最簡單。」

雖然,Miguel 認為澳門人與內地人不同,「but still a part of Chinese (仍是部分中國人), 說不是,真的不行,一半一半,但澳門這個地方給到的東西不一樣,如不同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下成長的土生對身份認同或有不同看法,正如Miguel 所講其與家人及其他的土生都有不同,「我爸爸是典型的澳門人,乜嘢都跟,對甚麼宗教都不抗拒,亦沒有宗教信仰。」

在Miguel 眼中澳門人是習慣方便、不願離開舒適圈;然而澳門可以任由「你想點住都得,無話規定一定咁樣。」「澳門人乜嘢都要方便,一落街就乜都要有。一聽到話住路環,咁遠呀,很唔慣因為一落街乜都冇⋯⋯鍾意做番同一樣嘢, 唔會點樣explore(探索) 其他;乜嘢都要好舒服⋯⋯不想離開comfort zone(舒適圈子)。無話好與壞,呢度就係咁樣嘅啦,呢個就係define (定義)澳門。」

新馬路曾為澳門重要的商業街,隨著社會發展商業重心遷移,但仍珠寶店林立。

新馬路曾為澳門重要的商業街,隨著社會發展商業重心遷移,但仍珠寶店林立。

澳門在變,變好變壞或見仁見智 「若睇錢睇得無限大 總有嘢或失去」

Miguel承認過去數年澳門變化好大,如不像以往般重視葡文,又如「睇錢睇得大」。不過他仍認為澳門是個特別的故事,「點解可以發展咁快?(澳門)是一個successful story(成功故事),好多人想來澳門。」

Miguel指出葡文目前難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其只能用葡文與朋友作聊天之用,「以前有嘅嘢慢慢變咗。」同時,這個城市一直在計算著如何得到更多的錢。大部分人「會搵high return (高回報)嘢嚟做」,忽視了這個城市文化的發展。「(當)睇錢睇得大,少咗時間比文化去發展,之前新馬路有不同嘢睇,但目前只得珠寶店。很多餐廳只係識得整嘢食,唔會用心去裝飾、佈置因為租金太貴。要高回報如何能發展其他嘢出嚟?」

他又指,在澳門想要做自己喜愛的事也很難。他舉例,他想舉辦多些活動推動爵士音樂,但好難,場地租金貴,亦難以負擔其他開支。「乜都要錢,想發生都發生唔到⋯⋯呢種現象發生喺不同行業,如推廣土生菜。之前有嘅嘢冇左,好可惜⋯⋯睇錢咁大,無咗其他嘢,可惜。」至於這種狀況對這小城是好是壞,Miguel 則指見仁見智。

Miguel 一直認同個人生活方式及態度決定對自己所在地方的投入程度。他表示,由於一直玩滑板,街頭巷尾均是他外展互動的空間,同時使他認識到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從而變成朋友。若只在四面牆圍住的空間進行活動,會妨礙去識人及認識所在的地方,應以更開放的態度去接納不同的文化衝擊。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