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公開諮詢較早前已結束,不少意見質疑文本中以「審辨思維」取替原政策所強調「批判思維」,是意圖磨滅青少年 「棱角」,削減其獨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教青局青年廳廳長張敏輝回應質疑時指,無需太過膠著在用詞方面,局方對諮詢期間收到的意見持開放態度。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昨(20)被問及該議題時,與現場記者展開一場「短版」批判VS 審辨的辯論。
以下為記者同司長之間的問與答
記者:教青局之前表示會考慮用「批判思維」或「審辨思維」,請問最後決定如何?
司長:據我了解,教青局認為批判性思維會係比較負面嘅,我哋真係希望而家的年輕人佢哋嘅諗法要批判嘅思想,但都應係正面嘅思想。
記者:批評只能講正面嘅嘢?
司長:當然唔會啦。
記者:可否解釋清楚少少呀?
司長:我舉例,有啲事情唔係為咗評批而批評,係應該對社會,佢做得唔好嘅地方有啲乜嘢建議,應該係有咁樣嘅思想。
記者:即係無建議就唔可以批評?
司長:即學生學會正面同反面的思想,咁你鬧咗之後覺得邊一樣嘢係好嘅呢?應該係要有咁樣嘅建議囉。
記者:講歷史、天安門事件,咁青少年點樣可以批判咁睇事件?
司長:對於一事件,都要了解事件嘅事實先。
記者:如何使澳門青少年「正面」咁理解六四事件?
司長:都係要了解一個歷史嘅事實
記者:係唔可以批判六四?
司長:都係我頭先講嘅。
記者:咁歷史嘅事實係乜?
司長:我而家唔係上歷史課,唔好意思呀。
記者:司長你所謂嘅正面同負面係乜?
司長:正面我自己嘅理解可以咁講啦,對政府嚟講,你要批評,若不停係一種謾罵嘅,其實係網上我哋都見到很多係呢一啲,咁你覺得正面定負面呢?大家都可以諗到。但係呢對一啲唔好嘅地方正如我喺立法會咁講,若做得唔好嘅,大家真係要批評、要鬧,但係做得好嘅地方都係需要大家知道,承認我哋同事做得好嘅地方,咁樣我哋嘅同事先可以有改善嘅空間,可以有動力不停咁進步,我相信社會亦都係其實一樣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