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城市總體規劃草案的諮詢中,曾提出在加填新城A區和澳門半島之間的水道區域,面積約41公頃,填海後設有綠化帶,北區及A區居民均可使用。當時因尚未獲得中央政府批准填海而被社會狠批。今年11月,政府向立法會介紹的新城 A區城市初步規劃研究中,也有相關填海方案。
程序正義必不可少。我們也可以想像,若中央不批准加填,A區的人口密度將會依舊,而如果中央批准,這片綠地又會帶來怎樣的意義?有城規人士認同,這片綠地有助改善A區和北區的社區環境,也不失為一個降低人口密度的方法。而面對澳門社會普遍的住居需求,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陳樂琪提出,政府在考慮居住時,也需顧及永續發展。
當日胡亂規劃 今日乏力補救
自新城A區規劃的公屋戶數暴增,社會已開始憂慮A區的人口密度會過高。想當初,新城A區的規劃目標之一,是希望分攤北區的壓力,同時補充北區缺少的社區設施。但現時,將擁有約10萬人口的A區,既沒有醫院,連之前規劃兩個衛生中心,也變成衛生局決定只建一間大型衛生中心。
城市規劃師林翊捷指,自A區增加規劃人口開始,分薄北區壓力的目的已沒可能做到。「如不加填那一塊,A區人口密度與北區相若,分薄了甚麼?如有現在申請加填的那一塊,會有一些分薄北區設施壓力的效果。但亦可以想像,那塊綠化空間亦不全是給予A區的居民使用,它同時亦要跟黑沙環的居民分享。」
「我只能說作為一個⋯⋯很多事已沒法扭轉時的無奈之舉。多填一塊去把那人口密度降低,我只能說都不失為一個方法吧。」
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建築及城市學博士、城規會前委員利安豪(Rui Leão)則形容,加填的一塊綠地有助連接A區或北區,且為兩區增添本身已缺少的公共休憩空間。「在此之前我很擔心A的規劃,因為人口密度太高,和其他區的連結也不強。如人口密度較低,沒那麼多大廈,那沒問題,但因為它太滿,居民缺少休憩空間。這片綠地的作用會很大。」
陳樂琪:追求供應也需顧及永續發展
事實上,近年在追求房屋供應的同時,居住質素常被犧牲,例如偉龍馬路公屋項目,又例如氹仔車胎公園用地在總規中被劃成居住區。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陳樂琪認為,在思考住屋問題的同時,也須顧及永續發展,像宜居、休閒等設施配套,以及位置是否適合作為居住區,還是有其他發展更適合。他表示,政府現時有很多閒置地和土地儲備,例如氹仔中央公園附近的BT地段、海灣花園旁邊的PO地段、新城填海區等。「如全部都是居住區,我們大約粗略估算過,新城C、D、E區大約有6萬人,舊氹北當時規劃大約3.6萬人,單是這兩地塊已等於新城A區的規劃人口,因為新城A區大約是9.6萬。如全都劃作居住區,但公共開放空間沒相應增加,即未來20年我們的新增人口都是要用現時僅有的、我們已認為不足的公共休憩空間資源。」
他指出,若欠缺規劃,雖然滿足了一定人口的居住需要,但也會衍生其他問題,例如偉龍馬路如興建了公屋,但噪音、破壞山體等問題。他又舉例指,北區人口密度高,教育用地長期不足,所以今天需要「藍天計劃」。「現在才來思考我們需要找一些用地給教育機構。這些都是以前的例子。我們過去可能在規劃時沒想清楚該區有咁龐大的居住人口,衍生他們的醫療需要,教育用地的需要,休憩空間的需要等等。類似這些例子可以見到,我們現在有咁多閒置土地收返嚟,我們政府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去做一個決策,即哪些是居住區,哪些是公共開放空間。」
「如單純只是增加供應量,但其他配套設施或休憩空間沒適當地去提供予居民,只是解決了短期的居住需要,對於居民或下一代,整體的生活質素其實沒有提升。」
陳樂琪指出,在城市總規諮詢中,主流民意都不是要求多建樓宇,反而關注怎樣提升居住的質素,例如景觀的保護、公共開放空間,甚至教育用地,認為民意相當清楚。「我想大家都理解或切身感受到,如全部閒置地都變成居住地的話,他們生活的品質不會提升,日後衍生的問題就會更嚴重。而且一旦建成了大廈,那地方就不可逆轉,不可以變做其他用途,居住人口的增加已不可逆轉,還有對景觀的破壞,對生態的破壞,這些都是不可逆轉,所以政府定要三思。」
「例如現時海濱綠廊,沒有一整塊區域的公共開放空間,所以我們也提倡原海洋世界地段不應劃作商業區,13萬平方這樣大的一個區域,原就是規劃作一個休憩空間,現在政府把地收回來了,為何要把他變做商業區,而非撥作公共開放空間的用途?」
「我們覺得這是切合永續發展。我們增加了人口,但也有相應的公共開放空間提供予市民,他們的生活質素就會維持,甚至我們下一代的居民,或其他無論遊客還是市民,可以公平、自由地使用這些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