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 Eggleston -《William Eggleston’s Guide》

《William Eggleston's Guide》。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William Eggleston’s Guide》。相片由方言社提供

在攝影藝術的百年發展中,往往有一些很特別的瞬間改變了往後創作及觀看攝影作品的路向。今天介紹的 《William Eggleston’s Guide》這本當年非常前衛的作品正是其中之一。

《William Eggleston’s Guide》成書於1976年,是彩色攝影大師艾格斯頓(William Eggleston)當年於MoMA (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首個個展的同名作品集,由當時MoMA 的攝影部總監扎科夫斯基(John Szarkowski)與艾格斯頓共同編著。這本攝影書開創性地引入了「色彩」作為攝影語言的一部份,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攝影敘事語言,開創了美國其後的「新彩色攝影運動」,使攝影藝術由單色漸漸演變為今天以彩色作為主流。值得留意的是,當年艾格斯頓的個展進行得並不順利。《紐約時報》的評論認為該展覽是「年度最差及最沉悶的展覽」。箇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彩色攝影當時並不被藝術評論界認為是攝影藝術,但另一方面也與艾格斯頓在本次展覽中拍攝的題材有關。但隨著時間的演變,這種拍攝的方式與語言終於能被大眾及藝術評論所接受,也使《William Eggleston’s Guide》這本攝影書重新被視為攝影藝術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對於生活在彩色世界的我們來說,在今天實在很難想像其實在七十年代以前,藝術界別中以工具性、紀實性著稱的「攝影」並不接納彩色攝影作為藝術作品。彩色攝影只存在於家庭相簿或商業攝影中。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彩色攝影與「庸俗」劃上等號而被視為沒有任何藝術價值。有趣的是,同樣以影像作為媒介的現代繪畫在剛出現時並沒有受到如此的限制。某程度上,攝影會出現這種對顏色的偏執,正正是因為攝影在發明初期,其彩色攝影技術並不能有效地還原色彩,直至該技術成熟之際,藝術家早已習慣了使用單色進行攝影創作;另外,當影像創作者突破了攝影發展初期畫意攝影的框架後,在媒材使用上更希望攝影與繪畫產生明確的分野。這個選擇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單色攝影在其後發展的成功,黑與白的形式尤其能配合當時「現代主義」的藝術觀念。不能否認的是,即使是我們今天觀看的一些傳統單色攝影作品,在作品紀實故事以外,面對作品的觀者往往能感覺到一種超越作品時間與地點的永恆真理存在於其中。而彩色攝影無論就影像製造及觀看理解上均沒有被賦予這種視覺語言,因此被當時主流視為庸俗可謂理所當然。在這個框架下,我們即可以理解為甚麼艾格斯頓的作品在今天視為稀疏平常但當時會被視為劍走偏鋒的前衛之作。

但我們同樣不能忽視的是,艾格斯頓在題材上選擇上與其他攝影創作者的不同。出身於美國南方的上流傳統家庭,艾格斯頓的人生均在美國南方的孟菲斯度過。這樣的人生經歷也使他與傳統的紀實攝影師不同——後者往往能選擇遊走於世界各地進行拍攝選材,而前者則以一個在地作者的身份以拍攝美國南方平庸乏味的景觀為題材主軸。當美國大眾對南方還維持在南北戰爭的浪漫、非工業化憧憬,以及三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貧困農民的印象時,艾格斯頓卻用其攝影告知美國大眾那個南方已不復返。從書名所見,《William Eggleston’s Guide》的Guide,一方面有指引(guide) 我們如何使用及觀看彩色攝影作為藝術創作的意思,另一方面則有帶領(guide) 我們重新審視作者生活的美國南方的意味。所以,我們在書中不會看到傳統美國南方的浪漫化刻板印象,一切如同美國其餘地區的在該段時期的發展——城郊被大量乏味(甚至是醜陋)的建築物,例如大型連鎖商場及組合屋所佔據,而傳統以農業為主的大家庭生活則被打破。

對此,艾格斯頓在書中以一種懷舊(nostalgia)的家庭照片風格作回應。這也是為甚麼書中景觀以外的照片往往夾雜著大量作者家人的隨拍肖像。書本的設計上亦有充分考量這個風格設定——我們可從該書皮製的封面設計與及金燙字的標題(傳統家族相簿的形式)以及書中彩色隨意的快拍(家庭照片常見的拍攝技法)中看到編者與作者強烈的意圖;實際上,與艾格斯頓同時代甚至是遠早至四十年代末已有攝影師開始轉向使用彩色攝影作為拍攝藝術攝影作品的媒介,但艾格斯頓在這本攝影書中使用彩色作為其作品語言的想法卻是內嵌在作品之中,並非把彩色「加進作品中」那樣簡單。

把《William Eggleston’s Guide》放在美國攝影脈絡下,就主題、內容以及使用全新語法來組織攝影書的方式而言,《William Eggleston’s Guide》呼應的是該書成書50年前、另一本同樣以全新攝影語法觀看美國南方、來自紀實攝影大師埃文斯(Walker Evans)的作品《American Photographs》。艾格斯頓的攝影作品補充了一直以來美國兩岸藝術菁英圈子中對南方攝影關注的不足,亦補完了五十年代起美國各州城市發展、郊區城市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