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三色固體廢物回收箱與玻璃樽回收箱「形同陌路」。每當想盡一己之力做好回收責任時,總是顧此失彼:棄置紙類、膠類和金屬/鋁罐類到固體廢物回收箱時,就無法一同處理玻璃回收品。另外,亦有相當的市民察覺到,「配備齊全」的垃圾站或壓縮式垃圾桶只屬極少數,並非所有均配有固體廢物回收箱或玻璃樽回收箱,又或兩者兼備。市民若能在住在裝備齊全的垃圾站或壓縮式垃圾桶附近,扔垃圾時能順利回收上述廢物,著實堪比中頭獎。
市政署網站顯示全澳放置固體廢物回收箱的位置,數據如下:全澳共369處,澳門半島有261個,氹仔有62個而路環則有46個;放置玻璃樽回收箱的位置有79個,澳門半島58個、氹仔15個以及路環6個。這兩種回收箱其實佔地很少,為何不能在垃圾站或壓縮式垃圾桶同時放置呢?以筆者所住的沙梨頭坊眾學校附近為例:若需要回收紙類、塑膠和金屬/鋁罐時,離筆者家最近的三色回收箱在大興街68號的壓縮桶旁,大概只須步行五分鐘。而由家中出發,步行距離五分鐘的範圍內,有一個垃圾站及二個壓縮式垃圾桶,分別在大興街、福安街以及土地廟里。其中只有一個垃圾桶旁有三色回收箱,而這三個附近都沒有玻璃樽回收箱,同時設置兩種回收箱更是天方夜譚。若筆者需要回收玻璃時,則必須走到沙梨頭南街39號對面或竹林寺附近的垃圾房,無論去那個點,起碼要多步行10至15分鐘。
試想這10多分鐘的步行,冬天則已,夏日炎炎,攜帶重量可觀的玻璃回收品走10多分鐘到回收箱,並不是甚麼討喜的事,更令一般市民望而卻步。當然,有環保人士反映, 放得隱閉,就只有有心人前往,回收所得的玻璃樽會較乾淨。然而,設施便利市民與回收物品乾淨兩者並不相違。筆者在台北求學期間,有不少等垃圾車扔垃圾及回收物品的經驗。住在學校宿舍時,資源回收設施基本齊全,衣物類亦可在校園內回收。而廚餘回收則需要等待垃圾車到來後一併回收。後來搬離宿舍外宿,只須按照當地政府既定的回收時間表,等垃圾車來便可一同回收。雖然,台北市奉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只有某些地方可同時見到垃圾桶及資源回收箱,但因為垃圾車會在台北各地固定時間出現,只要跟從固定物品回收時間,家居資源回收也是舉手之勞。
目前,雖然沒有官方的統計數字,但據筆者觀察,近幾年因為減塑以及有機食物的風潮使然,以玻璃器皿盛載飲料或食物的比例有所增長。因此,增加玻璃樽回收點的確有其必要性。根據環境保護局介紹,自2019年第二季起開始負責玻璃樽破碎設施的管理工作。由各處回收的玻璃樽會運往鄰近氹仔湖畔大廈的玻璃樽破碎設施,破碎成為尺寸可少於3mm、無尖角玻璃碎料。除了部份用作本澳道路工程物料外,還將出口至外地具資質及能力的資源化廠商,作進一步資源化利用,可見玻璃資源的回收價值日漸增加。
近年環保局一直推行「源頭減廢、資源回收」為主軸的政策,此乃特區政府在固體廢物處理方面的重要政策。過往已推出回收廚餘、廢舊電池、廢舊家電、電腦及通訊設備、利是封、月餅盒等多項回收計劃。在社區設置多個回收點,逐步擴大回收網絡(如在出入境口岸、新落成的公共房屋、公共街道增加回收箱),為居民實踐減廢、回收等環保行為創設更便利的條件。局方又透過活動如「環保Fun」之減廢回收攞滿Fun並持續在社區、學校進行宣傳教育,鼓勵市民身體力行實踐分類回收。這些都是出發點極好的活動,能夠有助澳門環保的永續發展。
令人扼腕的是,有關當局連最基本的回收箱放置,缺乏通盤與周全的考量。筆者相信,為了環保及有效回收廢品,有心的市民不介意走多幾轉,盡善盡美,先找三色回收箱,再找玻璃回收箱。然而,環保局、市政署等相關政府機構一直高呼「創設便利回收條件」,但事實卻是,更具空間條件的垃圾站並沒有全面放置兩種回收箱,只有少量垃圾站才有配置,這造成了有心市民的不便。筆者認為,有關政府部門應該盡量完善垃圾站的回收箱配置,亦應通盤思考,如何通過有效地分佈三色固體廢物回收箱與玻璃樽回收箱回收點,讓市民覺得回收是件「方便、就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