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怪談:用錢買掌聲 專家學者齊「炒車」

澳基會2019年向香港星島新聞集團批出1000萬資助。

澳基會2019年向香港星島新聞集團批出1000萬資助。

抱緊最後一個夏天,前特首崔世安卸任前心心念念的是,如何從財政儲備調撥600億設立澳門投資發展基金,而非施政報告講足十年、卻仍是未竟之功的「五大民生長效機制」,惜其最後心願踢到鐵板。2014年「反離補」事件後,崔政府民意認受性跌至新低,空洞的政策越講越心虛,「派糖」成為社會維穩的最後一服藥。止痛藥食多了,這種政治後遺症又會對澳門未來產生多大的後座力?

面子工程

用錢解決問題,結果是藥越吃越重,體質更虛。過去十年,政府豪花不少錢買起本地及外地媒體版面,壓低批評聲浪,宣揚「政績」,說好澳門故事,發放正能量。例如:2019年澳基會向香港星島新聞集團批出價值1千萬的「旅遊文化.重要建設及發展宣傳計劃」,難怪《東週刊》近年變得官味濃,內容跟政府網站或大台大報越來越相似。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以智囊組織自居的掌聲製造機開完一個又一個,每年少則攞到數百萬,多則上千萬,卻未見一些紮實的政策專題研究成果。既然政府每年都花逾億外判專業或學術機構做調研,那為何還要浪費資源?專家學者們平日未必有真知灼見,關鍵時刻卻原形畢露。無論「反離補」還是最近的600億「澳投基金」計劃均嚴重誤判,背離民意,跟車太貼釀成慘劇。

近四年澳基會資助清單|2016第2季至今

近四年澳基會資助清單|2016第2季至今

「親切」民調

更恐怖的是,在崔世安「科學決策」的號召底下,大小團體長年濫用民調,甚或將民調變成賺錢、為政府政策背書的工具,令原本較為科學客觀的調查方法失去公信力。去年特首選舉期間,曾有親建制團體做過一項電話民調,所問的問題令人嘖嘖稱奇:

「1至10分,你認為『親切』對特首參選人來說有幾重要?」

「1至10分,你認為賀一誠有幾親切?」

竟然用「親切」來作為指標,很難想像機構如何確保這項民調的信度及效度。幸好,這份民調結果未見發表,否則,又是一場世界級笑話。

不是不會講人話,只是錢作怪

平情而論,傳統社團確實承擔了不少教育、社會服務及慈善功能,公帑資助並無不可,也不是原罪。只是資源分配差別待遇,親疏有別,令人側目。更重要是,社團及政治團體的角色重疊,出埋同一條數,政府資源大幅傾斜直接影響選舉競爭的公平性。公益團體理應公開社團帳目,政治團體更如是,但澳門卻完全違反了這些基本政治道德。

澳基會2017年曾發出指引,規定資助款、活動及場地不得用於競選活動。

澳基會2017年曾發出指引,規定資助款、活動及場地不得用於競選活動。

據了解,不少社團都有將處理政治事務的行政人員薪金寫入年度計劃之內,反正職務範疇有很大的灰色地帶,究竟是做社區工作還是政治工作呢?要一個名目並不難。有長期關注社團發展的學者認為,參政議政者變相由政府養起,即便是執政聯盟內的社團,這種利益衝突也不能說沒有殺傷力。負面影響至少有三方面:一、參政社團失去獨立性,政府俾錢出糧養起,會更不敢批評政府及基金會運作。二、長期依賴政府資助,像今年因疫情政府削減開支,使開大錢的社團便首當其衝;三、招攬政治人才不易。「就算再多錢也不一定招攬到好的政治人才,既要服務市民,又要應付上面咁多個老細,制肘太多,很多時變成夾心餅乾,裡外不是人。反正人工又不是太高,不如打政府工或做其他嘢,所以你見近幾年咁多人跳槽到政府。」

水乳交融 難解難分

傳統社團利用社會服務所得資源競選的質疑不是沒有過。2017年立法會選舉前夕,澳基會曾發出指引,明令受資助的活動及場所不能用於選舉宣傳。直選議員蘇嘉豪質疑,當社團及參政團體的資源已變得「水乳交融」,兩者又如何區分?「你說敬老金不可以,他會說是關懷長者 。街總大樓的燈油火蠟應該也在資助範圍,難道那個地點完全跟選舉活動沾不上邊?社會服務確實令他們可以接觸更多人,這些都是客觀效果。很好奇基金會的指引要如何操作。 」 他又指,澳基會事後未有公布措施成效,巡查次數、是否有發出警告或處分個案,很難判定明年選舉這指引能發揮甚麼作用。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