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缺失了的一份知覺

近日因「新冠肺炎」之名,一個悼念活動未能在澳門實地舉行。事實上,近年參與活動的人數都圍繞在數百人之間,今年參與網上直播的人數也是相若。反觀香港,可體驗出澳門人在公民意識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綜觀身邊的人和討論區,或是電視上的受訪者,他們的立場都傾向於社會或個人的經濟福祉,在政治立場上沒有太多着墨,願景都傾向於改善民生、房屋交通等等。誠然,民生是重要的議題,但正如人生的課題上,是否只有金錢一個重要議題?

有的人是害怕,但就觀察所得,更多的是沒有政治意識,只求安穩。在經濟飛黃騰達紙醉金迷的今天,有沒有民主自由不那麼重要,反正民生經濟一直發展就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澳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因為澳門的文化歷史背景,不是因為澳門的人才輩出,更不是因為什麼中葡橋樑,而是因為自由行及相應的強大賭收在近十多年主宰着澳門的命脈。這是中央的恩賜,作為一國兩制典範的厚禮。事實上是自欺欺人,台港澳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歷史及政治背景,誰也當不了其他兩個地區的典範。而如今鄰埠在一國兩制下,維穩控制已步向瓦解,中央已強行出手,台灣更加不看好這台戲。作為典範的澳門還能起什麼作用?

正因為作用消失,撞着疫情,這份十多年的厚禮剛好可大條道理要收回,加上國內亦面對前所未有的經濟及外交困境,看來澳門的經濟奇蹟也要同步褪色。到時可能會找回一份知覺。這份知覺,就是覺悟三十年前發生的事對今天澳門的重要性。它喚起了人民面對高牆的勇氣,喚醒了尋找正確道路的知覺。

在不遠的將來,當你罵政府官員變成監視對象,當你面對自己被強行拆遷的房子不能有半點異議時,這份知覺便會衝上來找你,追憶當年明明有六十多萬人口,為何只有二三百人在悼念?

(來論照登,僅代表來稿人立場)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