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表明政府計劃合理建立置業階梯,特別要回應夾心階層和年輕人的住屋需求。至於夾心階層的定義,將交予公開諮詢後再起草專項法律。直選議員蘇嘉豪在其書面質詢中指出,雖然夾心階段住屋似乎令社會重新看見青年住屋的一絲曙光,但公眾決不能太過樂觀,因為日後要持續監察的問題確實仍有不少。
他質詢當局,施政報告表明將就夾心階層定義進行公開諮詢,請問有關諮詢何時展開?現屆政府有否信心在任內完成專項立法和房屋興建工作?事實上,夾心階層不一定是年輕人,年輕人也未必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夾心階層,政府如何確保夾心房屋的主要受惠對象為步入適婚年齡、已組織新婚家庭,或選擇過單身生活的合資格青年?
蘇嘉豪亦指出,政府於2014年進行《本地居民置業安居計劃》公開諮詢,部分反對意見憂慮夾心房屋將爭奪原有公屋資源。但時至今日,政府已宣告收回大批閒置土地,亦可考慮多加善用新城A區的4,000個私樓單位。政府能否表明夾心房屋絕對不會爭奪原有公屋資源,讓社會稍後能集中討論「如何做」而非滯留在「做不做」的階段?
蘇嘉豪認為,釐清夾心房屋的定位同樣重要,若如行政長官所言,夾心房屋屬於經屋之上的置業階梯,其會否優先供應予永久居民?其收入和資產淨值限額會否與經屋交叉重疊?夾心房屋究竟是完全供給出售的私樓,抑或還會再細緻建立「先租後買」機制?令人擔心的是,夾心房屋會否如香港青年宿舍的做法,只純粹解決租屋的燃眉之急,規定住戶須在一定年期後遷出,實際上只是將置業困境延後數年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