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僱員受惠1.5萬元援助計劃 李偉農︰措施非讓僱主作減薪依據

政府今日公佈百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內容,分別援助僱員和個人企業,其中的僱員援助款項計劃,分別是向合資格本地僱員一次性發放 3個月合共 15,000元援助款項。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2018年度職業稅退稅計劃獲退還2萬元以下的本地僱員,將獲發一次性三個月的援助款項,每月5,000元,合共1.5萬元,預計有26萬人受惠,涉及金額39億元,政府期望透過計劃保障居民的生活質素。

他續指出,經聽取社會意見後,除34,969名公共行政工作人員外,獲退稅2萬元上限的本地僱員,即月薪6萬元、年薪72萬元的人士,約有1.5萬人,該等人士將不包括僱員援助款項計劃內。公共資本企業的工作人員由於不屬與公職聯繫,都應作為今次計劃的援助對象。

無報稅就無援助

被問及人工低又無報稅的人士是否無法受惠?李偉農表示,報稅是履行權利的前提,因無履行義務,就不應該主張權利。他又稱,政府的在職及失業培訓是做預備工作,現時失業情況並無特別異常。

援助措施非讓僱主作為減薪依據

李偉農又強調,上述援助不是補貼僱員薪金,也不是讓僱主作為減薪的依據。他指出,本地產業結構中九成半為服務員,不少從業員的薪酬由底薪和佣金組成,在遊客幾乎 「清零」的情況下,政府希望對僱員提供援助,保障他們的生活質量;同樣,對商號的援助也不是讓僱主和僱員分享,而是為僱主帶來信心,讓他們感到「捱到」今天也是值得。

補貼措施不包外僱 李偉農︰優先考慮本地居民

有葡文傳媒問及外僱都有向政府交稅,為何不列為受惠對象?李偉農表示,澳門居民面對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政府必須解決問題。百億的援助基金首要優先考慮照顧澳門的居民。在企業援助方面,當局會盡量作出援助,支援解決一些租金問題,但與此同時,也希望僱主在受惠之時也要多關顧僱員。

2020年3月31日為報稅切割期限

至於相關的援助款項如何發放?財政局局長容光亮表示,有關百億援助專項基金發放的程序,政府會盡量採取便民的方式或手續作出處理,政局現時已掌握相關資料,因此,毋須受惠人湧到政府部門提出申請。容光亮解釋,政府會運用官方資料,如納稅人的申報資料作為援助審核的基礎,並已設定一個 「切割期限」,即2020年3月31日。

容光亮進一步解釋,設定2020年3月31日為界限期,主要是由於所有稅務申報,如所得補充稅、職業稅等,都是以此作為遞交限期,故政府會以這些資料,作為員工受僱、企業聘請人員數量的規模等作為基礎,從而審批每一間企業,以及受僱人士或自僱人士的援助資格,經當局處理後,便會把資料送交澳門基金會進行援助發放。

財政局將以銀行自動轉帳方式發放補助金額

容光亮表示,此次補助的審批和發放,政府必定會盡量以快捷、有效的方式處理。他強調,財政局在過去發放現金分享的過程中,已儲存了資料庫,大概有6至6成半的市民,選擇以銀行過帳方式收取現金分享款項。因此,今次發放補助金額亦會採取同樣方式,倘受惠對象在財政局有指定銀行過帳的資料,局方便會透過銀行自動轉帳補助金額,否則便會向受惠人發放支票。政府原則是希望市民能夠盡快收到補助金額。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