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邊陲中,以身體對抗時間 ——訪《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編舞周書毅

Break,是破碎,卻也是突破。台灣舞者周書毅,在今年的澳門城市藝穗節中,把《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帶來澳門,在路環荔枝碗上演三場,讓作品從台灣延伸至一個更高更闊的層面。在船廠的廢墟感裡,演譯出頹垣以外的另一重思考。

從個人到作品的「Break

周書毅(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周書毅是台灣有名的舞者,曾在國際舞壇贏得美譽與大眾期許。但就在 2014年,他有感自己必須停下休息,重新思考前進的方向,於是毅然從台北搬到台東一處偏鄉。在那裡,他體會「藝術」與「藝術家」在那裡的「無用」。「當自己休息,舞團也暫時休息,你沒有東西可以反思自己,那我作為一個創作者,我每天是在做什麼?」於是他開始攝錄,找尋令自己有感覺的地方,去跳、去拍,純粹地從感覺出發,找尋自己作為舞者要動的理由。在2014年至2017年間,他在台灣的綠島、鹿港、香港、首爾、北京、山西大同等地方,找著城市中的邊陲卻仍然有生命力的地帶,以最原始的環境衝擊,激發身體的動能以及與之對話與表達的慾望。在拍了快兩百個錄像素材之後,他坐下來回看這些以影像與舞蹈作為語言,梳理出來的思考軌跡,在無數次來回的自問自答裡,他檢視每個舞蹈語彙是否都有意義,在其中去蕪存菁,撿拾可以組裝在一起的片段,挖掘當中的意義,才漸漸變出《無用之地》的雛型。也因此,作品並非「舞蹈演出」,而是「身體錄像展」。

澳門的無用之地

周書毅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澳門演出。他來當過單純吃喝玩樂的遊客,也被舞團邀過來擔任工作坊導師。2013年,他在藝穗節帶來《舞蹈旅行計劃》,演出地點都在觀光區域。在遊客滿瀉的地方,他看不到「當地」到底是什麼。終於這次,他與團隊來到了路環荔枝碗的信榮船廠,在佈滿歲月痕跡與背負不少爭議的船廠現場,他以外來者的第三者眼,嘗試以他最擅長的方式,紀錄一個即將隨風逝去的故事。

荔枝碗船廠(資料圖片)

「這個地方一直在一種『等待』的狀態。這狀態背後的原因很複雜,但最簡單的邏輯就是,它正在消失。其實所有空間都會消失,就算對面的Galaxy也會,時間前後而已。」然而,船廠並非只是一個廢墟,船廠老闆每天都回來造小船模型,讓昔日的巧手造詣仍有處可留;也有人每天帶食物來往澳門路環,就是為了餵飼流浪貓狗。這些周書毅形容為「邊陲卻帶有生命力」的狀態,不斷給他延續作品的靈感與創作動機。「每場五十位觀眾,來看的人本來就很少,我想重點的是我在這過程書寫了什麼、拍下了什麼,透過團隊傳播了什麼。藝術創作在變動之中,要做的是提醒、要反省、要感受。覺得這裡很美也是種感受,但當實際站在這裡,聞到氣味,看到人為留下的垃圾,荒廢了十幾二十年後海浪拍打上岸的垃圾的殘骸⋯⋯都是人類的慾望所為。我就是希望觀眾可以來感受,這種人類的自大與渺小」。說罷,在船廠破敗的屋頂上,剛好一群鳥飛過,吱吱喳喳地唱著。一個地方有用或無用,誰說了算?也許某方面是結束了,但不代表它毫無價值。周書毅說,無用不一定就是結束,「重生」也是他希望觸及的命題。在徹底結束之後,也可以是下一階段的新生。

在挑選船廠這場地,周書毅也是經過了一番掙扎與思量。他最屬意的原是媽閣船廠,但由於申請未獲批只好放棄;他又曾走訪下環街一帶的屋圍,包括幻覺圍、六屋圍等,但在翻找資料時,覺得這一帶的住宅歷史不是他想談的,決定放下;他們還曾考慮過九澳痲瘋病院、清平戲院、甚至銀河酒店的門口,直至出現了船廠這個選項。他在網路上找尋了大量相關的圖片與新聞等,嘗試拼湊對這裡的第一印象,最後拍板落實。「一開始有害怕,因為不清楚背後的權力關係,這不是我要顯性的從這個題下手,也不是在鼓勵做什麼抗爭運動,而是想讓觀眾先了解,我再透過另一層面來折射船廠的故事。」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Break」與再生

《Break & Break!無用之地》2018年在台北一處由廢置的紡織廠改造而成的藝術空間首次呈現,廣受好評,更勇奪當年的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周書毅笑言,獲獎的意義就在於可把獎金拿來做「無用之地基金」,讓作品有資源延續發展。這次是他與團隊首次帶著這個作品走到台灣以外地區,其脈絡也改為人與自然、與船廠的關係,所有錄像都重新剪輯,以讓作品在船廠這個空間成立。在一次又一次修剪作品的過程中,他終究要詰問的是:除了文字與訴說,身體能帶著反抗的力量嗎?現在的他,走在哪裡都會拍,原因不是為了下一個演出收集素材而已,「而是真的在環境中,身體想動,只有當環境在刺激你動,你在那一格畫面裡才說得出東西來。」保持著身體在不同環境中的敏銳,下一站,他們將把《無》帶回台灣,找回在基隆與東海岸一帶的港口、船塢、船廠的故事,讓人與空間的對話能夠持續,讓他在身體切實感受到的衝擊,轉譯成觀眾能看見的畫面與舞動。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