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進場,一幅被碎掉再重新黏合而成、充滿童真的圖畫即映入眼簾。圖畫被細心地修補,但始終留下了破碎的痕跡。破鏡未能重圓,滿滿一地的紙碎更是令人在意。
展覽「回家」(簡稱)的展場是一個由舊民宅改建而成的空間。簡簡單單的幾幅白牆,與旁邊氣派豪華的澳督府對比之下,更顯是平凡人家的居所。現場擺放着床、梳發、玩具、兒時課本、木桌……參觀者既像是一個訪客走進別人家中,也像是自己重新回到兒時舊居。而利用這點,策展人在這空間留下了很多「秘密」待參觀者自行發掘——梳發上有一堆凌亂的衣物,下意識去整理,然後看見梳發上某個人的唏噓;還有,還記得自己貼在床下的秘密嗎?多少次,自己躲在床下了,想着一切美好的事——彷彿這是世上最後屬於自己,不會被大人找到,一切可由自己主宰的角落——大人自說自話,愛聽便聽。一切都讓人有強烈的代入感。
兒時在白牆上應該也畫了很多塗鴉,但今日都被一封封的書信蓋住了,沒人再記得當時在牆上畫了甚麼,或只記得之後因畫牆而狠狠被打。仔細一看,「回家」的牆上貼了很多道歉與鼓勵的信件,且每封信都有監獄清晰可辨的「許可」印鑑。一封封經官方審核的、充滿愛與寬恕的信被整齊地張貼在牆上,是舖天蓋地的正能量;但下面卻是一地紙碎。同時,指出年輕媽媽苦處的新聞報道卻沒有像這些信件一樣被公示,反而是低調地、秘密地藏身於在一本本家居雜誌之中。
連新聞都要偷偷地讀,究竟地上的紙碎因何被碎?究竟一地的紙碎中,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些被碎掉、被踏在腳下、不為人所知的,更叫人在意。
顯然,展覽「回家」一方面張貼着愛與寬恕的正能量,同時透過故意隱藏的處處細節引人思考這些家庭問題,以至這議題在公共領域上的曝光。除了將一切問題籠統地歸究於「溝通」與「社會的錯」,究竟我們可曾像參觀今次展覽般深入某個人的「家」,了解他/她的故事?
這展覽中,「破碎」可說是最點出展覽核心的痕跡。這些痕跡都是由機器造成的,整齊、劃一、無情;現實中又有多少是由社會機器或人的憤恨造成?
展覽的中央設了一張書桌,讓人寫信予人/自己重新發聲,或回應展覽。
不論這聲音是吶喊是哭訴是感謝是反駁,我想說,這都創造了一個平台,讓我們開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