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論】誰在侮辱大三巴教堂下的教會殉道者?

即時報道

文:加大肋納

網址:https://aamacau.com/?p=56432

時間:2019年10月1日 20:20

9月29日,為了慶祝國家建國七十週年,旅遊局在大三巴牌坊正面投射強光,進行光雕表演,並將國徽和國旗投射於其上。事件引起澳門市民及教友團體廣泛關注。作為本土澳門天主教徒,本人對(澳門政府)此舉深感遺憾。本文會就三部份作分享:一,大三巴於澳門人的意義;二,兩個標記的差異;三,個人感受。

一,大三巴於澳門人的意義

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遺址(大三巴牌坊、前地及石階)」。而「大三巴」這個名字,就是聖保祿(sao paulo) 的中文譯音。聖保祿教堂附屬於聖保祿學院。該學院於1594年成立,1762年結束,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設文法學部、人文學部、倫理神學部等。由其培養的傳教士,除到日本、中國外,還到越南、泰國、柬埔寨等地傳教。(澳門世界遺址網站資料)因此,大三巴是天主教傳教士在遠東區傳教的培育搖藍。同時在遺址下面,安放著不少殉道者的遺骸,他們都是為了信仰而不惜流血捨身的先烈前輩。為廣大澳門市民,特別為天主教徒來說,大三巴代表著澳門人的一種驕傲:一個彈丸之地,竟成為了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搖藍;理應是一個靜思,祈禱,懷緬和紀念的地方。

二,兩個標記的差異

基於國旗和大三巴兩個標記,有很大程度的差異,大三巴更不該成為這個政治意識形態的背景舞台。

耶穌在開始傳教之時,曾經向群眾講述祂降生成人的使命為何,也透過這段說話奠定了日後教會的基礎:「他(天主)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耶穌的出現為水深火熱者帶希望。所指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精神上的滿足,心靈上的飽飫。這也是天主教會在澳門小漁村的時代努力照顧貧苦大眾的主要信念。教會的工作是希望傳播希望,讓人不要放棄深愛我們的主,並共建現世天國。共產主義主張無神論,它的標記不正正是與天主教會的信念相違嗎?今次投射上大三巴的圖案,所代表著的意識形態剛好與這個教會的價值相反。由1891年,良十三世的新事通諭開始,教會就指出:社會主義”會跟人類的自然權利相背馳,它會在社會中間造成紊亂與無秩序狀態。”(新事通諭.12) 我們都是守法的澳門市民,但並不代表要完全認同政權背後的所有信仰。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澳門擁有宗教自由,法律賦予市民自由信奉任何一種信仰及主義的權利。而且,這份信仰的情感,應該受到尊重。同時,每一所聖堂不論完整與否,在教友的眼中都是天主的聖殿。我們重視每一個曾經為聖殿的建立和它存在的歷史過程中所有為其流過血汗的前人,和它為教會的成長所作出的貢獻和付出。因此,聖殿是不容許被俗化,淪為某種政治形態的工具。

三,個人感受。

本人很多非教友的朋友,都同樣感到被冒犯。他們都認為,以教會對澳門的貢獻來說,大三巴絕不應只淪為一個用來做宣揚某種主義的屏幕。1555年,耶穌會會士巴來多(Melchior Numes Barreto)神父到達澳門,開展了天主教在澳門的工作,當時澳門還是個小漁村,教會除了福傳以外,更以促進科學,傳揚道德為己任,造福澳門市民。今天,澳門教區仍不段興建醫院學校,扶弱濟貧,服務社區;這份對澳門市民作出的貢獻,理應受到尊重。

作為一個天主教徒,我人微言輕。但是對於我的信仰,對於這個東亞教會發展的搖藍,這個在陪伴我成長的天主教會,我感到心痛難過。如果當局是有意侵犯天主教信仰,就是一種侮辱。如果無意,就是一種疏忽,無論是刻意侮辱或無心之失,當局都應該有一個說法,還市民一個交代。

X
請支持論盡走下去!新聞自由是靠全民來維護的。
支持捐款︰aamacau.com/donation/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