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城市人的一課——《氧》觀後感

由「浪風劇社」與葡萄牙「PIA藝術空間」攜手演出的《氧》,標榜「以非語言的方式,透過戲劇式肢體,配合新馬戲團式的高蹺素材,帶領觀眾體驗環境劇場的獨有魅力」。劇組分別選擇了媽閣廟前地和綠楊花園休憩區兩個感覺迥然不同的地點進行演出,雖然兩場的故事結構固定,並沒有因應現場環境或社區歷史作出改變或配合,也沒有特別與觀眾互動,但川流不息的人群、高密度的石屎森林、繁雜的生活噪音,巧妙地烘托了氣氛,也令主題更為突出。

(相片由澳門基金會提供)

演員全程踩高蹺表演固然吸睛,同時也起到引導作用,將觀眾視線帶到周邊高樓、車流、鼎盛香火——這些由人類製造出來的所謂文明中。一模一樣的「大頭佛」頭套,似乎暗示他們可以是任何人,同時也諷刺科技日益發達,人們卻逐漸喪失個性和自我,面目模糊,只剩下身型服飾的不同可勉強辨認區別。當幾張表情空洞的臉齊刷刷地望向人群時,寒意油然而生,讓觀眾乖乖掉入緊張感當中,從而令故事要傳達的訊息更強烈,予人印象更深刻。此類細節上的設定,值得一讚。

(相片由澳門基金會提供)

然而從敘事上看,值得斟酌的部分仍多:為何代表氧氣之源的「盆景樹」唯獨一人擁有?穿藍色褲子的他/她為何擁有?是未雨綢繆,還是囤積居奇?大家爭相以所重之物購買「盆景樹」,藍褲子一開始欲拒還迎,後來為何突然決定無償奉獻?當「盆景樹」不敷使用,大家團結一致想辦法將之救活,為何偏偏排擠藍褲子?排擠到最後,為何又會良心發現,回去拯救奄奄一息他/她?這些枝節交代不清,便容易減弱說服力,淪為說教式的作品。

(相片由澳門基金會提供)

因為沒有語言,誇張的肢體動作和大件道具均成了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不過老實說,看罷兩場,對於某些場景依然摸不着頭腦,尤其是「盆景樹」提供的氧氣不足後眾人的一連串行為,緊湊好看,卻對當中所象徵的意義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後來請教工作人員才知道,那都是反映對植物所需,如土壤、肥料、散播種子等。對經常接觸大自然的人來說的普通常識,城市人竟如此匱乏,當真慚愧。回看《氧》的一句宣傳語:「我們是否遺忘了一些生活上重要的東西?」答案似已呼之欲出。

演出的最後,眾人背起「盆景樹」遠走,遺下荒蕪地球,互相扶持之下尋找新的棲所,終究存有積極盼望。然而現實中,我們還會不會迎來這樣的機會?

 

市民專場演出評論計劃

《氧》

浪風劇社+PIA藝術空間(葡萄牙)

場次:2019/01/19 15:00 媽閣廟前地

2019/01/20 15:00 綠楊花園休憩區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