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帆船文化與工藝技術(下)

「取於自然、活於自然」是以往漁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在沒有合成物料的年代,所有工具材料皆取自天然環境。人類最早期的帆船是利用竹筏,豎立單一桅桿,用草紥成製帆具,然後揚帆出海。這種技術歷經數百年流傳到澳門的水上居民,雖然科技進步,但這種手作技藝依然保存,而且行之有效。 

 

漁民製作帆具的技術口耳相傳

 

漁民製作帆具的技術口耳相傳 

傳統帆船的帆是由漁民手製的。以往帆船在船廠下水後,便交付漁民,由漁民造帆。漁民「度樣」製帆框,然後縫合布與竹,這一動作多數在現今媽閣廟前地的空間進行。帆,在漁民間又稱「𢃇」(音里),在沒有其他推動裝置的年代,航海只能依靠帆,漁民必須熟練操縱帆。帆多數由布製成,自上而下由四至七枝竹橫向支撐,目的是讓帆受力後直接傳遞至桅桿,學術上稱為「硬帆」。 

復古澳門三桅帆船(目前於澳門大學展出)

澳門的帆船承襲中國「廣船」的設計。「廣船」泛指廣東沿海的船,船型特點是頭尖體長,而甲板脊弧不高。澳門帆船繼承廣船結構,製造帆船以近海漁船及商船為主,多數以三個帆為船提供推進力。無風時,亦可以用搖櫓和棹槳的方式前進。 

為實現傳統帆船工藝的技術應用,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於2017年下旬在西灣湖實驗性質地航行帆船。這實驗的重要性是為考究昔日的風帆的真實操作,藉由揚帆航行體現。澳門傳承數百年的帆船技術,不能單從製作模型或口述歷史就足夠向下一代講述當中的手藝和要訣。舉個例子,俗語有云「有風不要使盡𢃇」;甲板、桅桿與風帆成一槓桿原理,每當風吹得清勁,帆愈高,帆尖的部份為最受力。下降一半帆,桅桿減輕受力、船也穩定下來。 

帆船作為澳門海港的歷史印記,也是不少文學和美術作品的題材。詩人冼玉清《西灣早眺》道:「點點漁帆遠,濛濛野岫通。」居澳畫家甘長齡的《日落歸帆》繪出了上世紀80年代的澳門景色。而大家最常見的帆船圖案,可能就是硬幣澳門幣伍圓的正面。 

帆船下水西灣湖(區天興先生提供照片)

以漁業為主的海洋經濟鏈是本澳昔日的重要支柱,也陪伴澳門走過一段黃金歲月。漁民族群世代相傳的航海技術與傳統造船工藝一旦失傳,無疑是本澳歷史文化的一種損失。筆者認為,在傳承狀態面臨危機的情況下,有必要及早將「帆船製作及航海技術」列入本澳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制定合適保護方案。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