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開通 北區塞到落路氹? 林翊捷形容悲觀

城規會委員林翊捷

近期不少意見紛紛指出,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北區和A區會「大塞車」。究竟會有幾塞?城市規劃師、城規會委員林翊捷用「災難」形容。「當第四通道一日未起好,由港珠澳大橋過嚟,落去路氹城,車流一定去東方明珠,」而北區要經友誼橋去路氹城,亦同樣會經過東方明珠,「兩個車流滙埋一齊後,並非各自散去,而係湧上友誼大橋一路塞到去氹仔。」

如想分流怎麼辦?要有通道基建,亦關乎口岸疏通,甚至人工島如何發展,一切似乎都未見具體計劃。

「這不是跨部門跨司,這是特首的責任。沒有一個司長或局長可以管到咁多事。它甚至涉及對香港、對珠海的事,一定要特首去協調。」

配套環環相扣 一子誤 滿盤落索

事實上,本地不少基建及口岸設施都是為配合澳門與內地日益頻繁的交往而建。林翊捷回顧,中國內地於90年代就開始發展高速鐵路,澳門亦於2000年開始準備籌建關閘新邊檢大樓,「關閘巴士地下總站都是那時起的。」但到2013年,廣珠城軌通車了,澳門政府的反應就慢了半拍,北區的交通亦越發難以疏道。「我們2012年才提出粵澳新通道。現在主體工程都未有。即使按計劃建好,政府説2023年才建好。粵澳新通道是直接跟城軌站接駁的口岸基建,(澳門)跟別人的基建配套慢了10年。」

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是政府為紓緩關閘口岸的人流壓力,於2012年開始構建的項目。政府曾表示,會藉口岸建設的契機整治鴨涌河,並重新規劃附近地段,建設集出入境聯檢大樓、輕軌站、公交轉乘站、的士站、停車場、公共房屋、社會設施、會展場地及配套設施及經濟型酒店於一身的綜合建築群。但林翊捷坦言,即使粵澳新通道開始運作,北區的交通問題並未可解決。

「北區整個路網由九十年代到現在都差不多,沒一個戰略性基建去解決北區的交通問題。過了關(口岸)唔代表搞掂曬,在北區內一樣打困。」

2010年,交通局曾提出「雙環雙軸」的輕軌網絡架構想,即形成澳門半島的北環以及在離島的南環,兩條軸線分別沿西灣大橋及未來第四條過海通道,連接澳門與氹仔的軌道,形成澳門城區與離島城區相聯繫的島際軌道交通系統,接合拱北、港珠澳大橋、灣仔和橫琴的銜接點,實現珠澳軌道對接。「澳門半島有一環,但那環,數一數又八年,沒怎起過,連計劃都冇,仲係一個構思。」而輕軌由媽閣去關閘走線亦未有影蹤。

「今日見到的交通問題並非不可預知。看脈絡,這十幾年好清晰,別人的區域交通一路一路駁入來,但我們的應對及配套,整個區域交通基建的動作慢了很多,應該做的沒做到。」

港珠澳大橋通車 或由北區塞到路氹

上述是北面的情況。另一面是港珠澳大橋,即東面。林翊捷表示,大橋一再延誤,到今天快建成了,但澳門仍只有一條連接路勉強可以用。

「勉強」是甚麼意思?「這組連接路與澳門半島的連接點是東方明珠。由東面來的,跟北面來的交通會在那滙流,技術上形成了衝突點。無論由北面入境,還是由東面入境也好,結果車流都會在東方明珠滙集。」

雪上加霜的是,A區將建二萬八千戶公屋,即約十萬人口入住,即使只有四份一或份一人入住,亦勢必對交通做成負擔。「A區居民會跟港珠澳大橋車流撈埋一齊。要回去澳門半島,A區居民就會跟用港珠澳大橋來澳門的車流一齊,湧上去A區北面,然後衝出去東方明珠。」在那,有從北面要去路氹城的車流,「所以A區、關閘、黑沙環區港珠澳大橋,會一齊在東方明珠滙合。」

「當第四通道一日未起好,由港珠澳大橋過嚟,落去路氹城,車流一定去東方明珠,兩個車流滙埋一齊後,並非各自散去,而係湧上友誼大橋一路塞到去氹仔。如果不走友誼大橋,就要穿過整個澳門半島,行西灣大橋,這也會是一個災難。」

他坦言,友誼大橋現時的交通情況也不是很暢順,而且關閘的客量一年比一年多,再加上港珠澳大橋,負荷肯定增加。如果A區沒有第四通道這種戰略性基建完成,而A區居民開始入伙,就會令情況更加惡化。「因為你可以想象,澳門現在很大量的就業機會是在路氹城,即是說我們能夠預想,A區居民有一大群,夜晚要回A區睡覺,朝早要到路氹城返工。」

林翊捷指,大橋講了十幾年,加上一再延誤通車,理論上有充足時間準備,但澳門的配套工作更慢。「原本規劃在A區的連接路都未有。第四通道講咗咁多年,最終方案都未公佈,都唔好講話要招標。」城規會委員曾多次提出問題。那政府的回應如何?「對於我們一大堆疑問,他們並冇提出好多確切的答案。」

「你問我的話,我係審慎悲觀。」

珠澳人工島及新填海區示意圖 (原圖:澳門日報)

珠澳人工島及新填海區示意圖 (原圖:澳門日報)

配套基建空有概念 需儘快上馬 

其實問題並非今日才發現。早於2015年1月,澳門經濟學會就曾出版《港珠澳大橋對澳門經濟影響的定量研究》就提到,澳門對外現有7個客運或客貨運口岸,但連接的陸上交通卻有一個共通點,基本最終都會聚焦到黑沙灣區「東方明珠」一帶,而這裏是澳門居民密度最高的地區,約五分之一人口聚居於北區;是碼頭、機場到關閘口岸的必經之路,又是澳氹大橋、港珠澳大橋的落腳點, 將來A區填海區又以此處為接合點。到跨海大橋通車運作後,大量兩地牌車輛及接駁車(擺渡車) 都在這裏轉往市區各處,其擁擠情況可想而知。

那該怎麼辦?林翊捷坦言,大橋初開,估計車流量不會太多,但亦會令現時東方明珠的交通百上加斤。他表示,政府要考慮A區公屋與交通設施的落成時間。另外,AB區之間的海底隧道、第四通道和輕軌都要儘快進行,而輕軌澳門段,不論去關閘或人工島,最少要駁回媽閣,以作為紓緩手段。

「因為我們可以想像,第四通道沒那麼快。工程量是大的,即使現在在A區再多建兩條連接橋,還都是湧回澳門半島。澳門半島現在度度都塞車。整個情況……我看一點都不樂觀。」但他亦表示,海底隧道、第四通道和輕軌都是大工程,很難期望它三五年內會建好。「現在連設計各方面都未有,得個概念。我覺得這件事係幾麻煩。」

另外,有意見認為人工島的面積大,特區政府應善用土地,加設會展、商業設施,將澳門城市活力展現於門戶,並以此發展多元產業。林翊捷亦認為,人工島的規劃應從澳門經濟、產業角度去考慮,包括物流、客運、機場之間的交通聯繫等,政府亦應考慮各口岸的疏導配套,乃至如何更好地發揮氹仔碼頭,開發更多珠三角航線。「新年某些假期關閘迫到爆。船係咪一個選擇?我覺得可以考慮。」他坦言,上述都是特首責任。「沒有一個司長或局長可以管到咁多事。它甚至涉及對香港、對珠海的事,一定要特首去協調。」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