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lancer(自由工作者)有種飄泊的感覺,很不穩定。嘗試逃避去想之後要怎樣。但如有天沒有Freelance工作了,或Freelance工作支持不了生活了,都害怕不知以後該怎走下去。那時可能真的要離開這方面的工作。因為始終生存不了,都要屈服。」心目中的dream job是怎樣?阿珊說,「現在是理想的狀態,不過目前負擔生活開支有些困難。」
阿珊是旅遊學院文化遺產管理系的畢業生,曾任職記者,現是自由撰稿人,主要範疇是澳門歷史的整理及撰稿。回想當初將「文化遺產管理系」放在第一志願的原因,她坦言是因為有感這科與歷史相關,出於興趣而選擇,並沒想過出路。她補充,很多人以為文化遺產管理即文物修復,但其實課程並不包括修復,而更多是管理、後勤,如安排修復,修復後如何再利用、營運、文化旅遊等等,亦包括工商管理。她表示,因為是旅遊學院畢業,酒店、旅行社等機構都會聘用。
「畢業後很多同學大多跳到別的領域,如酒店、銀行等,很多都與文化遺產無關。我可能算是較另類的一個,走去媒體工作了。」
到媒體工作的緣由,也跟阿珊對歷史的情有獨鍾有關。話說大學二年級時開始接觸文化遺產一類的科目,要研究一些文物的歷史及價值。「例如益隆炮竹廠,那時完全不知道是甚麼、網上資料很少,就開始去圖書館找資料,就發覺其實資料有很多,但都在圖書館,沒人寫出來,就開始想把澳門文物的資料整理出來,去寫那段歷史、背後的故事是甚麼及對澳門有多重要。」「因為文物本身不懂講自己的故事。就這樣放大三巴在這,沒有人知道那是甚麼。需要有人講述、介紹。」及後阿珊持續於網上分享其他文物的故事,成為她進入媒體工作的機緣。「本身性格並不外向,但想到可能有機會做一些跟這科有關係的工作,就決定當記者。」
但這也成為阿珊離開媒體工作的原因。「其實希望全職(寫歷史),所以之後才離開媒體工作。因為做記者,沒可能只寫文化、澳門歷史類型的文章,始終要兼顧其他範疇,覺得自己時間不屬於自己。就開始想找一些Freelance工作。」
興趣、生活兩難存
阿珊坦言,自由撰稿人的收入並不穩定,也不充裕,加上這類文章需要時間收集及整理資料,其實難以在短時間內大量生產。「感覺上要短時間內將自己的歷史知識提高,才能寫出來。如只看一兩本書,根本很難出到一篇文章。而且如沒接觸過 (課題),也需要更多時間整理,收集資料。」
喜歡研究,其實大可考研,在學術機構工作;喜歡推廣文物,亦可嘗試投考文化局,兩個選項的人工都會較Freelance穩定,但阿珊都沒有選擇。「有想過(進修),但都有些困難。始終本地大學可能很少會聘用自己學校畢業的人,那可能要出國進修。」當中就有學費與生活費問題,「還有自己水平問題,始終我是半途出家。」「也想過(考文化局),但考入去,更多是面對行政、法律的問題,不是歷史、文化遺產管理知識的問題。」
歷史氛圍零散 僅小眾有觸碰
但阿珊直言,撇除收入這環,現時的工作正是她希望做的事。在她看來,政府在某程度上有支持歷史研究推廣。「澳門一來錢多,而且有世遺,既然標榜自己是歷史名城,始終有些機構會想推動歷史研究、發掘。」但她有感目前而且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似乎零散。「因為我不肯定有多少人在做。」
業內人員都這樣覺得,普羅大眾的感受更不消說。對此,阿珊認為,目前澳門的情況是,如你不主動去尋找澳門歷史的資料,基本上你不會知道相關的資訊。又認為,現時很多大機構都有在研究歷史,它們資源豐富,可以做到很多研究,但其出版物與公眾閱讀習慣距離很遠。「我冇嘢做唔會攞起一本跟歷史有關的論文在讀。我自己都會覺得好難頂,真係好悶。」
「現在澳門是文化之都,(研究及推廣)這方面確需要認真地去做。」因此,阿珊希望把歷史變成「易入口」的文章,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我自己寫文章都是抱着這方面的想法去寫,講一個關於澳門過去或一些澳門故事。」但有信心之後可告這類工作為生? 「信心目前還有,因為政府仍然支持。但亦不排除之後唔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