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兒童劇《青鳥》有感:兒童劇能否「長大」一點?

《青鳥》劇照由劇組提供

自問對兒童劇有種敬謝不敏的態度,在於它制式化的題材及固定存在、恍似必然的教育意義。回想沒有兒童劇可看的童年,我由港劇及歐美港台流行音樂「湊大」,世界就在那深宮爭鬥的流行情愛之中。擁有的不會有現在的小童多,卻也沒有學會多少「擁有不如分享」的大道理。如果婚事的我有幸生兒育女,以往沒有學到甚麼大道理的自己,可能也會希望兒女多接收一些正面信息,朝著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進發。

可能受希望小孩學到正面道理的思維影響,所以兒童劇也出現了套路及劇種:演出的風格總得誇張好懂,末尾總會有正面愛人的信息。結果,官辦民辦一堆大受歡迎的兒童劇演出,可供反思的總是太少。更無奈的是,當大人覺得兒童劇無聊,就是大人不能理解,好像大人與兒童看的東西就非得完全分開一般。

這次兒童戲劇團與另類偶劇團合作,改編梅特林克的同名劇本,講述貧窮的小男孩,尋找代表幸福的青鳥。一場歷險過後,他領悟「擁有不如分享」的道理。是次改編令人喜出望外,佩服兒童劇團邀請另類劇場創作人合作的眼光。《青鳥》不是僅供小童觀賞的制式演出。它令我有感不是各動物演員的演技,他們的肢體動作清晰,卻僅為交代劇情而設,且仍為兒童劇演出典型誇張的風格,難以令人信服;也不是正面的教育意義,分享與擁有,相信人手一部iPhone的小童都已擁有太多,也忙於在網絡世界分享各種成人事兒。

《青鳥》真正令我有感的,是導演在兒童劇毫不忌諱談及生死這個連戲劇演出也鮮有談及的「成人」議題。在生命開端的小童,如故事男主角一般,對很多人生事物都是理所當然地對待,尚未產生既定的思考模式。自此,生與死,在小童的眼中,就出現不一樣的變化:爺爺奶奶與小男孩的相遇及消失並沒有如韓劇賺人熱淚的橋段,反而與日常互動相似。他們一句「只要你記得我們,我們就會出現」更是將生死輕輕地提起,又輕輕放下。經歷總會結束,記憶才會伴隨左右。

總的而言,由成人寫供小童欣賞的兒童劇劇評,本質上已有矛盾,故本人轉向紀錄所思所感。回溯自己的童年,發現也許創作兒童劇的人們,如果對兒童知悉的事物有所既定期待,兒童劇就會成為一種固定的消費標籤,輕易購買卻面容難辨。《青鳥》由另類劇場導演執導,兒童劇的套路中有令成人也可感同身受的生死議題,可望令一家大小終於有共通的感受。

 

* 文章為「2017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評論計劃」

演出:2017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青鳥》

演出單位:大老鼠兒童戲劇團、滾動傀儡另類劇場

場次:2017/11/25 15:00

地點:舊法院大樓黑盒劇場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