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十年後公屋供過於求 李靜儀憂政府有借口拖慢建公屋

政府花150萬元委託澳門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做《公共房屋需求最終報告》,報告預測本澳公屋中、長期潛在供應單位數量為4萬多個,足以應付未來十年公屋需求。立法議員李靜儀表示,政府過去興建公屋進度遲緩,很多項目都無交代社經屋的比例,市民根本無法相信政府可以真正解決到居屋需求,「最驚2026年都起唔到幾多間公屋出嚟,(官員)仲要話唔洗驚,我哋有四萬幾(潛在供應量)。」她擔心,政府將來會用「供過於求」作為借口,拖慢公屋的興建進度。

有關報告指出,至2021年公屋的供應量只有約9千個單位,與3.1萬戶的需求有約2.2萬個單位的差距。李靜儀說︰「現時政府能夠供應的樓都只能解決舊債,幾年的經屋上近乎零供應,未來幾年都係解決唔到居民對住屋的恐慌。」最重要的是政府要有公屋的規劃和供應政策,透過修改社經屋法律,恢復恒常的申請機制,令居民能夠輪候有期。

李靜儀說︰「報告稱中長期潛在四萬多供應量。問題係唔知幾時起得到?未來幾年內根本就見唔到有公屋可以落成,又或者只有社屋落成。經屋還完萬九舊債之後,又變返零供應,係咪又要等多一個十年先有供應呢?只有一個數字,真係唔知仲要等幾耐。A區的規劃要做幾多年?幾時才能實際動工?幾時才可以落成?市民都係見唔到。」

李靜儀表示,現時年輕一代非常難儲到首期買私樓,只能期望公屋供應。在現時樓價高企的情況下,只有足夠的公屋供應才能起到槓桿作用。「條件不足夠買私樓,可以排下經屋,逐步上樓,而非要將一家三代推向私樓市場,真係買唔起。」但現時政府很多的公屋項目都無交代社經屋比例,「如果全部起大量比例的社屋,全部家庭都無乜條件去申請,私樓又買唔到。如何滿足到居民的住屋需求?」

另外,報告又顯示,本澳住戶有小型化趨向,預測每戶平均人數將由2016年的3.08人,下調至 2026年的2.93人。未來社經屋需求中,多以一至二人戶為主。李靜儀指出,現時澳門的私樓太貴,好難有大家庭可以同住,是環實環境迫使家庭分拆縮小。過去的萬九公屋亦是以一至兩房廳單位為主,「住入去,家庭無法發展,同父母同住,結婚生子後,肯定要分拆家庭。」

她認為,政府的公屋計劃不能只看到社會趨勢,更要考慮到社會的家庭發展需要,政府要鼓勵家庭發展和生育,需要供應更多的兩、三房廳單位,「唔係睇到社會趨勢,就建更多一、兩房廳啦。」

 

相關報道︰

經屋幾時重開申請?

山禮度: 預計最快1至2年內

https://goo.gl/Uqkv68

 

報告︰十年後公屋總需求或增至4.2萬戶

2023年前可滿足所有公屋需求

https://goo.gl/3eEfQi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