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檔案:從婆仔屋到牛房

054 結構不變 垃圾會永恆不變嗎? 文化.芸術.設計 紙本月刊 藝文爛鬼樓

文:牛房倉庫(資料提供)/整理:黑黑

網址:https://aamacau.com/?p=42330

時間:2017年09月29日 10:10

  1. 2001年初婆仔屋這座回歸後被廢棄的老人院被「拍板」的負責人朱佑人發現,並帶領一眾藝術工作者首次踏足,眾人對此地皆驚為天人。
  2. 同年3月,澳門藝術節期間,由「拍板」所策劃的錄像項目《看得見的城市》在城中有多處空間再利用的藝術安排,婆仔屋是其中一個據點,「拍板」邀請「石頭公社」策劃當中活動,使用全屋的空間進行裝置展覽及在地演出,以藝術形式重新開放的婆仔屋,引起公眾極大回響。其後,石頭公社再在其內策劃另一裝置展覽《裝置易睇》,包括十多位本地藝術工作者共同參展。
  3. 同年7月,前臨市局(即今民政總署)向仁慈堂租借婆仔屋,並與石頭公社合作,首次以官辦民營的方式試驗運作三個月,婆仔屋正式作為藝術空間開放予公眾。首個開幕展覽為《屋內的蝴蝶》,以田野調查與再現的方式,以文字、攝影、裝置、錄像等多種形式,重述婆仔屋歷史,並展出仍留在婆仔屋內的文獻資料及相片,開幕時並邀請原居住其中的婆婆們主持剪綵儀式,並出版婆婆們的老照片攝影集《屋內的蝴蝶》。
  4. 2002年2月,正式成立婆仔屋藝術空間,確立藝術方向,正式營運婆仔屋。
  5. 2001年7月-2002年12月期間,各種活動陸續展開:藝術展覽、藝術工作坊、劇場、舞蹈、音樂會、藝術市集、研討會、駐場藝術家計劃及出版藝術刊物《婆仔月事》等,並與香港、台灣一些藝術空間保持合作與交流,並曾與多名本地藝術家前往台南參加聯展。
  6. 2002年10月,婆仔屋進行《港澳報刊漫畫人作品展》,展出活躍於兩地報刊雜誌的九名漫畫家逾百件作品,包括香港漫畫家尊子及澳門訊報漫畫家七公的作品,尤其尊子諷喻香港廿三條立法的作品,觸動了有關當局的神經,尊子作品在開幕後第二天即被勸喻關閉,而另外三位香港藝術家為聲援尊子,也把作品撤離展場。但事件沒有因此結束。
  7. 2003年1月8日,接獲業主仁慈堂通知,由於婆仔屋需進行維修,原藝術空間須中止運作,並於當月17日前遷出。婆仔屋藝術空間即發起「一人一信」,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海內外藝術家、公眾等的支持。
  8. 2003年1月12日,婆仔屋藝術空間最後一天向公眾開放。
  9. 在不斷爭取之下,民政總署終答允借出原作為倉庫之用的牛房,給予藝術空間繼續營運。
  10. 2003年2月農曆新年前一星期,牛房倉庫正式開放。首個展覽為《羊年牛展》,吸引眾多本地藝術家參與,以「牛」為主題進行創作。
  11. 2016年,牛房倉庫隨民署職能轉移為文化局轄下管理。
  12. 2017年9月30日,牛房倉庫營運結束。文化局將收回場地並進行維修工程,預計2018年下半年將重新投入使用,文化局將對該空間的營運服務進行公開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