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當選入局立法會  余永逸:反映民心思變

立法會選舉結束。林玉鳳、蘇嘉豪成功當選,首次參選的林宇滔雖未入局,仍成功爭取逾七千位選民支持,成績亮麗。澳大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認為,結果反映市民不滿以往傳統社團或同鄉會的運作模式,希望有另一種力量有一個突破。「我覺得呢個係民心思變的問題。」

民主派板塊未有增 余:新面孔反映民心思變

余永逸表示,今年吳、區、蘇三張名單合共獲得大約三萬票,上屆民主派有約兩萬三千票,2009年則有約二萬七千票。雖然今年與2009相比增加了三千票,但整體選民人數上升,故民主派所佔的百分比其實沒有增加,故不認為今年有「做大咗個餅」,「只不過攞返佢哋四年前失去嘅嘢。」他又分析,吳區兩屆的選票均大約二萬,新選票可算是流向了蘇嘉豪,「大家可能覺得吳區有啲悶,不如就搵一個新的,又係等於中間路線那套,覺得傳統路線不太理想時,不如有啲中間路線。」他認為,過去四年的事,加上天災後政府的表現令人失望,有一部分市民期望政府不只是一個派福利的政府,而是一個有能的政府,立法會亦然。「唔係淨係收候選人或社團的利益,而係希望有啲議員能做一啲嘢監督政府。我覺得呢個係民心思變的問題。」

交棒傳承是問題

余永逸又提到,「交棒」傳承是澳門政治長期以來的問題, 「民主派從來都冇一個薪火相傳的計劃,或者不太明顯能夠出到一班人。」「周庭希當年都係,初初都俾啲機會佢,到後面發覺路線唔同時亦係開始鬧翻。」還有所謂「工聯出走」,選戰期間大獲好評的林宇滔,「大家覺得佢表現得好好而落選,覺得好失望,點解一個被公眾視為咁好質素嘅候選人,工聯會放棄佢?同蘇嘉豪一樣。當然你話吳國昌區錦新放棄學社,或被迫出走學社,但問題是整個澳門社會政治領袖的提升或培訓、接班,其實係冇。」

他認為,目前社團是透過內部分裂,分裂後另搞一個社團,繼而出現「傳承」,「這就像當年吳國昌和何思謙,雖然他們不是同一社團,但都算係有合作過,之後大家分道揚鑣,因為大家傾唔掂數,路線係唔啱,呢個係一個問題。究竟啲所謂大佬應該點去做?而家問題擺返喺吳國昌、區錦新,如果四年後唔選時,點去將而家嗰班團隊嘅人,邊啲可以變成一線?點樣建立公眾形象,讓公眾覺得佢哋係得?」

他指,今次民主派、工聯和多個參選團隊的第二候選人,平日都甚少在媒體曝光。這不只是直選如此,間選亦然,也不獨是某一陣營出現的問題。「(工聯)林倫偉上屆選完(直選)之後便在媒體失蹤,(工聯)李振宇在他們群內好像是明星,但你在公眾層面看不到。」

「他本身有能力和公眾覺得他有沒有能力,是兩回事。未來四年你有沒有方法令公眾覺得他們能夠接班?甚至吸納到你既有的支持者?這是要面對的問題。」

他又認為,新議員未必會衝擊澳門議會傳統的和諧文化,「可能講嘢大聲啲,詞匯尖銳啲」,「澳門又冇得『拉布』,主席話停就要停」,但他分析,在論政上可能會不同,又表示對林玉鳳有期望。「如果賣咁專業時,你必須要有好多專業論證,你在立法會可否提出更多專業的睇法及數據?」他認為,這樣才可帶動議會討論質素的提升,不然又是互相對罵。,一方支持,一方反對,最終撕裂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