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來親近我們,而不是我們親近自然

前幾天受朋友之邀,在某傢俬廣場參加了一個十分奇怪的工作坊。工作坊是免費的,體驗印尼的蠟染,聲稱植物純天然的傳統工藝的手作,帶上孩子體驗一下感覺很讚,參加者人數不少,都算是店長朋友或朋友的朋友。

描完圖要染色了,正懷著期待的心情,去認識真正的印尼植物染料,親手染出一塊美麗的布來。然而,等穿過無數房地產的廣告來到上色的地方時,卻看到有專人在等待服務我們了。是的,沒錯,專人幫忙染色。但這不是蠟染工作坊嗎?染色的部分卻不能讓參加者親自體驗,而是因為擔心怕弄髒衣服,專人來服務,孩子通過這樣的工作坊,得到的是被服務的樂趣呢,還是染布本身所帶來的快樂呢?恐怕是前者多一些吧!

更令人驚訝的是,布剛剛晾曬起來,所有參加者就被帶去喝下午茶了。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來了,他們盡情的吃喝,享受美味食物。而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滿心都是狐疑的我,通過滿牆的房地產廣告找到了一些端倪。後來,聽負責人說起他們在印尼的發展項目——紅樹林保護區上建的高級酒店,暑假還組織生態之旅就入住這些高級酒店,旅行的項目包括了看紅樹林區的各種動物、以及給當地孩子派文具,據說報名人數已經爆滿。我已經恍然大悟,內心也開始生氣。

侵佔了紅樹林的地盤建起來的酒店,然後用舒適的華屋去靠近(其實是阻隔?)野地裡的動物,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這種生態之旅,除了「偽自然教育」,我想不到其他貼切的形容詞。而用給當地孩子派文具來作為旅遊的一個項目,在我看來,是一種慈善的流行病,當地的人,資源被侵佔,卻被廉價的禮物打發。也許,參與者都是出於善心,但是通往地獄之路也可能是由善意搭建而成。如果不去思考你所踏足的土地上的人的真實生活,如果不明白做為一個遊客對當地人應當保有的尊重,就會很容易把施捨當做慈善。最後,給當地居民,留下的只是一堆被使用完畢之後的垃圾,或者被糖果蛀掉的牙齒,或者物慾被激發扭曲的心靈,因為從物質豐富地區去的你,只給他們帶來了一堆他們未必需要的物品,卻沒有給他們處理垃圾的方法,或者刷牙的習慣。

最後,我也忍不住打包滿滿的食物(不然就變廚餘)離開,孩子因為吃到蛋糕而開心,媽媽則被一種奇怪的心情包圍。我想,這種奇怪的心情,就來自於這樣活動裡所蘊含的奇怪的邏輯,而這種奇怪的邏輯,就是目前社會的普遍。

學校們舉行各種「橫琴海洋王國」之旅,教育機構把這些旅行稱為「生態之旅」或者「愛國愛澳的教育之旅」,然而來自台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的動物觀察員們,在橫琴海洋王國看到的只有被虐待的動物和有著奇怪笑點的人類。這種以誤會動物做為娛樂的地方,教育機構卻可以用來教育下一代。這種邏輯很奇怪。

我們要鼓勵更多人親近大自然,弱勢的社群也可以進入樹林步道,於是大潭山美麗的行山徑被鋪上了瀝青,而且還建了龐大的電梯系統,讓山不再需要「爬」。用人類習慣的方式,把自然變成家門口的風景,是一種讓自然來親近我們的方式卻被用來鼓勵人們「親近自然」;服務弱勢,卻讓更加弱勢的森林與山林裡的動物遭到家園被毀的災難,只因他們發不出聲音。這又是一種奇怪的邏輯。

還有政府利用龐大的稅收來讓免費活動充斥坊間,良莠不齊,而真正用心的活動,卻顯得昂貴而不值得參與,這又是一種奇怪的邏輯。

舉辦各種購物節、美食節鼓勵消費,卻讓焚化爐超負荷運轉多年,這是一種奇怪的邏輯。

有龐大的資金填海建新地建豪宅,卻沒有資源讓污水得到妥善的處理,讓海邊臭氣熏天,這是一種奇怪的邏輯。

街道窄小,行人車輛密集的小城,卻不斷的進行各種挖路工程,這是奇怪的邏輯。

要金碧輝煌的建築,不要乾淨的水源和空氣,這是最最奇怪的邏輯。

不注重思辨,不釐清邏輯,也許平常人還能嘻嘻哈哈的活得開心,然而對於一個城市,卻有毀滅的危險。

廣告:支持獨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