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碗村:一個人類消失後的故事

 

在紅樹林區棲息多為鷺鳥。(黃志龍 攝)

在紅樹林區棲息多為鷺鳥。(黃志龍 攝)

城市裡的高樓大廈飽受風霜侵蝕,相繼崩潰壞滅,綠色植物和野生動物入侵人類的家園,成為人類離開後的新主人──這是2008年首播的紀錄片《人類消失後的世界》描繪的畫面,正正講述沒有人類後地球變化的故事。同樣的故事發生在澳門:一個被現代社會遺棄的國度,曾經的光景不再,遺留一處隱蔽的空間。建築物受颱風影響,開始出現崩塌,紅樹林、雀鳥、彈塗魚和招潮蟹發動進攻,佔領大片土地。這個故事無聲無色息地在荔枝碗村上演。荔枝碗村最近成為了大眾討論的熱話:討論著「清拆與保育」、「反對高樓石屎」、「要求荔枝碗規劃透明化」……最終的結局誰勝誰負?暫時的贏家似乎是大自然的生態系統。

 

池鷺。(黃志龍 攝)

池鷺。(黃志龍 攝)

自然生態強大的生命力

筆者最近到訪荔枝碗村為的不是飲咖啡或緬懷船廠舊日的風光,而是收集數據,希望了解生態的自我恢復能力。荔枝碗船廠於2006年出產最後一艘船,至今停工十年,十年時間發生了什麼變化呢?船廠對開海面由於退潮形成一片泥灘,鹹淡水日復日、年復年互相交替,適合紅樹林和和濕地常見的動物生長。該片紅樹林現有面積約3540平方米,有老鼠簕和秋茄等常見紅樹,在四月末黃昏的航拍相片顯示約聚集70-100隻雀鳥,而鳥類多為鷺鳥──小白鷺、大白鷺、池鷺,也有反嘴鷸等;根據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澳門)提供的資料,荔枝碗紅樹林還有黑臉琵鷺、普通翠鳥、麻鷹、白頭鵯、黑水雞等,約全澳三分一的鳥類。雀鳥多在泥灘覓食,泥灘上亦發現大量的招潮蟹和彈塗魚,一片朝氣勃勃的景象。

 

泥灘成為小白鷺的覓食地點。(黃志龍 攝)

泥灘成為小白鷺的覓食地點。(黃志龍 攝)

自然之美在於無添加

澳門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漁港,地處珠江口鹹淡水交界,每年還有從北方遷徙過冬的候鳥和本地的留鳥居住,發展出獨特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但生態的多樣性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變得稀少,城市的發展令綠地空間減少,人為的污染、高樓的興建進一步扼殺了動植物生存的權利,而荔枝碗正正向澳門的市民反映了大自然的生命力。現今澳門許多的自然環境需要人工的打理,路環的郊野公園、海岸沙灘,紅樹林生態區等等,需要投放大量的資源用於管理和開展林林總總的美化工程,但都失去了自然之美,反觀荔枝碗的紅樹林,無需人工植樹,無需管理、無需美化,倒形成澳門別樹一格的自然風景。

 

大自然是我們原本的家

每當假日我們總想到郊外走走,返回大自然的環境,至身其中會感到莫名的舒暢、周圍的顏色、聲音、味道,可以慰藉心靈,原因是大自然是我們原本的家,一個提供我們最重要的元素,乾淨的空氣、清潔的水和食物、適合的氣候的家。人類生活於地球已超過250萬年的時間,當中絕大部分時間和大自然密不可分。現在大自然需要的是休養生息的空間和時間,而荔枝碗提供了重要的十年。但隨著發展的步伐漸漸迫近,情況岌岌可危,近年發展變成了社會的硬道理,不斷開發、不斷擠壓。但盲目追求發展就好像要求一個醫生要看更多病人、老師要教更多的學生,這種愈多愈好的想法,明顯是不合理的。澳門的發展顯然需要更多的平衡。

招潮蟹成為泥灘上的霸主。(黃志龍 攝)

招潮蟹成為泥灘上的霸主。(黃志龍 攝)

 

「堵路行動」會否成為最後的防線

危機隨著海事及水務局於2017年3月8號突然清拆兩間船廠而浮現,當局並表示會繼續清拆其餘9間的船廠,其後船廠廠主透過文物評定程序來暫緩繼續清拆的行動。另一方面,澳門環保學生聯會等環保團體公開要求政府交代荔枝碗船廠及周邊整體規劃及發展方向,並得到工務局以下回覆:

為完善荔枝碗及周邊區域的發展需要,本局將會牽頭進行招標對路環荔枝碗及船人街濱海區域開展規劃,屆時會邀請海事及水務局等相關部門一同參與。

荔枝碗村的未來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然而當局繼續一意孤行和突發的行動,會否逼使民間發起「堵路行動」作為最後的防線?暫時言之尚早,但反對發展需動之以愛,愛澳門的歷史回憶、愛澳門的自然生態,會有產生有力的理據。

donation-ad
紅樹林由2006年開始生長,至今面積約3540平方米。(黃志龍 攝)

紅樹林由2006年開始生長,至今面積約3540平方米。(黃志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