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現時是澳門的「後殖民」時代。
經歷過幾百年的葡人管治,澳門回歸了,但曾經發生的一切皆留下了痕跡,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同時,時間就如一列正高速前進的火車,過去的景物不斷後退,歷史的印記亦漸漸褪色;火車要開往何方,是一個迷。
有學者曾指出,從字義上,後殖民指涉一種殖民主義從古典「軍事-領土」形式轉向新型的「經濟-文化」的過渡階段,期間西方都會文化和東方本土文化之間會開始產生「選擇」、「抗拒」、「整合」、「排斥」等問題。「後殖民主義」的關切點在於儘管傳統的殖民時代已經結束,但「殖民現象」並未終結。當中歷史會成為殖民論述與後殖民論述共同運作的場所。歷史,在當前情況下,即使不至於被圍勦,至少也是充滿爭辯的議題。美國歷史學者Hayden White就曾指,歷史編篡學是「統治者敍事論述的附屬物」。
亦有學者認為,殖民政治的另一個延續性表徵,不僅表現在「超級大國」和「彈丸小國」之間,亦表現在區域主權國家與內部種族社群之間。「一個人的想像的共同體,對於另一個人來說則是政治的牢房」(Arjun Appadurai)。1974年,葡萄牙爆發「康乃馨革命」(又稱「4·25革命」),其後政府宣布實行非殖民化政策,放棄海外殖民地,世界各殖民地亦紛紛脫離葡國統治獨立。80年代,《中英聯合聲明》、《中葡聯合聲明》相繼生效。港澳兩地亦於1997年及1999年相繼回歸。
「(港澳)兩個地方的本質及城市的命運是相似,只是時空發展有少少不同、速度不同。」黃勤帶,香港資深攝影師,於2005年由倫敦移居澳門,其攝影集《皇后旅館》記錄了在殖民與後殖民之間雙城眾生的一個個瞬間。中西夾雜的舊建築、平淡無奇的日常、上流社會的衣香鬢影,每幀畫面盡是回憶,是生活,是文化,亦是權力的表徵。黃勤帶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兩地的殖民景貌將會舞台化,或會消失」,「消失的有時不光是景物,是一種情懷。拍攝也是一樣。」
也有人說,「澳門從未被殖民」、「港澳的『後殖民』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情況不一樣」。也有人認為,港澳的「後殖民」時代已經結束。那在「後殖民」之後,雙城迎來的又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