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一瞬即逝。時代──每個時代都自認是現代人的我們,沒什麼人在乎這所謂現代,我在故我在。社會瀰漫着平靜和等待,也說不上暗湧,人們並不悲慘,但也不太幸褔,埋頭工作,偶然喧鬧劃破寧靜,卻也不怨天尤人;那個湧浪永遠只是暗地裡像默默生了根,一動不動根本吹不上岸。
小孩不太去公園玩耍,只是一路上跟隨大人的步伐在成長着;同時,大人們也塑造不起世界的想像,社會倒像是烤焦了的麵包,把烤得焦黑的幾層剝掉後,在疑惑要不要吃下去。社會過於簡單,本來現代社會的複雜正是她迷人之處,那種複雜是我成長一直等待的目的,是一個我所去想擁抱的、存在的目的。上一輩的人花光整個上一輩,不就是要把這個時代禮物送給我這一代人,我們捧着這個來源,把前人時代的產物在我們手中拼貼、不確定的實驗、接受所有的突兀,打開真正現代社會的想像,現在我卻繼承了一個不確定的世界。
時代不可信任。本來我們都各自有默契,不用口號去維繫關係,歲月沉澱出這時代獨有的價值觀,現在卻成撕裂的原罪,一個對這時代完全不適應的時期,就是現在。我就知道,時代在向前,但人沒有。歷史角色換了人做但成長沒有,破壞了永恆不變的價值觀,人被壓迫着,那麼發起衝突吧,才發現大家都搔破頭皮,卻想不起衝突的價值。然而比起衝突的可怕,大家更捨不得因為衝突而帶來的犠牲,承受不起對立的後果,不願意也無力解決社會、時代及存在價值的分裂。
在時代的框架中,大部人還是選擇去習慣它,社會也沒有主流地位去把時代說明得清𥇦,而主流思想總是把崇高的理想端到你面前,但並不能反映其重要。而當人知道更多,愈發現時刻所處的世界微小,制度裡容許不下一個小小的公民意志,就算看清了真正的社會總體面貌,力量愈是得不到反撲,個體表達的思想終究決定不了集體前途。雖然現代社會本應沒有一條確實界線去劃分主流或邊緣,但這地方,主流永遠是主流,邊緣的更邊緣。在一個經常把公眾之私攞於腦後的社會,就是漠視生活秩序的世界。
無論成長在好或壞的年代,最後總被稱為黃金時代。我設計封面時用的這個銅色,就是我們口中的這個時代,內斂地很想擁抱這個世界,留空的自由,又像人又像分子,會散開、相聚,哪管漸層的方向是失去還是填滿。我一直都是個全程緊緊盯着這時代快車窗口的人,畫面出現在其中一個旅客我的眼中,只有沒有表情的金黃畫面反映在我瞳孔中。
正因為這個世界本來的多樣,人的生活樣貌構成了一個怎麼的社會,構思這本《我們:這時代》設計時所被動的傳達自己的意見,本來在下筆時只是想寫寫幾句設計概念,但倒是反過來,因為這本書而與其社會環境讓我所決定的視覺樣貌不復存在,說到底,我受了這本書內容所影響,遺忘急於知曉結局的衝動。
設計就像文學,用最簡單的字句,就要輕巧地道出真相。而這時代,我寂寞地等待。
(作者為《我們:這時代》平面設計師)
–
《我們:這時代──澳門人物、團體及老店專訪紀錄 2013-2016》
編輯、出版、發行:《論盡》媒體
頁數:264 頁
訪談:32 個
語言:中文
出版時間:2016 年 12 月
ISBN:978-99965-681-0-7
售價:澳門幣 120 元整/新台幣 470 元整
(販售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