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線 聽障生:誤解是最大障礙

2016-12-09 輸在起跑線?身心障礙生升學難.難.難 專題報道

文:論盡編輯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36054

時間:2016年12月10日 10:10

現時於澳門高等院校就讀的殘障生並不多,設施及校園文化、氣氛等亦往往未能照顧有關學生之需要。正就讀大四的聽障生TIM表示,不少人以為自己戴了助聽器後聽力就如常人一樣,其實不然,加上聽障生一般語言能力較弱,故在學習方面會較吃力,但不少人並不理解。

 

入學考試「一視同仁」 障礙重重

Tim 現正就讀社工系四年級。訪問開始前,本來站在記者左邊的他特地走到右邊的座位坐下。「我只有左耳聽到,右耳完全聽不到,」他後來解釋道,「所以會盡量像現在這樣坐,讓左耳聽到聲音。」

問及他當年考大學的經歷,Tim 憶述,那時的入學試安排非常「一視同仁」,不會聽障學生而有特別的試卷,考試時間及器材亦跟一般考生一樣,而在眾多考試當中,又以英語聽力最為吃力。「有很多人以為用了咪或擴音器,我們就會聽得清楚,其實是兩回事。因為不是大聲就聽得清楚,還要聲音集中、不要散開。因為咪的聲音會散開,聽的時候要時間去想,當想到時,他已說到第三第四句,已跟不上。」

Tim 認為現時聽障生在就讀大學方面仍遇到不少困難,有感「輸在起跑線」

Tim 認為現時聽障生在就讀大學方面仍遇到不少困難,有感「輸在起跑線」

 

除了筆試,面試同樣困難,其中之一是考官的反應。聽障生之間流傳,曾有聽障生在面試時希望考官脫下口罩,好能把問題聽得較清楚,但對方拒絕,結果該學生未能順利通過面試。Tim 記得,當年入學小組面試時曾跟面試官表示自己是聽障生。「當時考官很好,着其他人說話大聲點。」但偶爾還是未能聽清考官的提問,「我請他重覆,但連續兩次都真的聽不清楚:他就說『算吧,冇野了』。我那時就很擔心他會否覺得我找藉口,幸好最後都錄取了。」

「很多人對聽障人士都會有誤解。即使是老師也會以為戴了助聽器就會跟正常人一樣,聽到100%,但事實上最多也只能聽七八成,始終有一兩成聽不到,所以有時十句說話中,只能聽清七句。有時那三句,碰巧就是重要的說話,他就以為你不懂。」Tim 無奈表示。

 

聽課困難 學習更加吃力

Tim 最後獲本澳兩間學校錄取,最後選擇社工系,因為喜歡幫助別人,也因為該系主要以中文授課。「聽障生學語言會較弱,因為聽到的聲音都不太準確,發聲於是也很難準確,單是學廣東話都難,學英語就更難,所以我從小學中學,英語都比較差。」

但即使如此,上課聽講仍是困難。「大學老師有些會用咪,有些不用。曾向教授提出有關要求,那堂課可能就會用,但下一堂他又會忘了。我又不好意思次次提醒他,只好盡量坐前,但有時坐在前排也聽不到。」多媒體教學為聽障生有時亦是另一學習障礙。「我不知道其他聽障人士,但我是一半靠聽,一半靠口形。有時教學會播短片,但影片沒有字幕,有時又看不到口形,所以只能猜,但那不一定是原本的意思。雖然老師播完後會簡單總結,但始終於覺得不夠詳細。很多時都要問同學借筆記補充,但有時同學也不一定有抄。如沒有了,也沒其他辦法。」

他表示,一些聽障生因為本地入學試較難而選擇到外地,如台灣升學。「外地逾百間大學,總有些會錄取,而且也跟澳門太少學系選擇有關。聽障人士想要更多元的發展,澳門是沒有的,所以很多都到外地唸大學。」

但求學不一定會更順利。「剛才也說到,聽障人士學語言較弱,」他解釋道,「台灣所有大學都普通話教學,有在台灣讀書的朋友表示都聽不懂,加上剛開始未交到朋友,一切都要自己學,自己看書。很多聽障朋友就說,大一、大二會較辛苦,起初兩年像不用上學,反而像自學。」

 

改變現況 從基礎教育開始

那影響聽障生升學的主要問題是甚麼﹖Tim 認為,是基礎教育。「例如有些特別器材會更好。例如我沒見過有多少學校裝了聲場。聲場可以把聲音集中,讓我們聽得較清楚。」只要聽課清楚了,就能打好學問基礎,考大學的成績自然可以大大提高。

「我不知道現在的情況,但如像我當年的試卷,我會覺得有些壓力,因為要跟其他學生競爭。我已聽得不好,起跑線已比其他人後一截,但還要我跟他們平起平坐,測同一份考卷,這會有一定壓力。」Tim 總結道,「所以要考大學,基礎就要打好,那就要小學和中學入手。」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