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服務中心:盼大學更了解學生需要

2016-12-09 輸在起跑線?身心障礙生升學難.難.難 專題報道

文:論盡編輯組

網址:https://aamacau.com/?p=36053

時間:2016年12月10日 9:09

對於身心殘障學生入讀大學困難重重,聾人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抒曼認為,現時不少高等院校雖設有身心障礙或特殊學生支援中心,但內容並不清晰,希望高等院校可多加關注。

 

配套未完善 聽障生未敢言明需要

現時高等院校一般讓考生自行決定是否申報自己的身體狀況。李抒曼表示,聽障生入學前未必會告訴學校他們有聽障,「是否要告知校方,我覺得關乎很多配套。校方知道了,之後又如何﹖會否寫了以後受歧視﹖導致不獲錄取﹖我想學生會有更多憂慮。」

「有部份聽障生也不想別人知道,但其實越不讓人知道,人家不知道你的需要,你面對的困難便有機會越大,但要否告訴學校始終是學生自己的取向,他們有很多內心的考慮。」

聲場系統,可應用在教室、小型演講等場合。講者使用麥克風說話,聲音經過放大器,再從揚聲器放出,可讓場內的聽障及非聽障人士都能聽到更清晰的聲音(圖片來源:澳門聾人協會)

聲場系統,可應用在教室、小型演講等場合。講者使用麥克風說話,聲音經過放大器,再從揚聲器放出,可讓場內的聽障及非聽障人士都能聽到更清晰的聲音(圖片來源:澳門聾人協會)

 

她表示,現時基礎教育及高校對聽障人士的無障礙輔具配套都十分缺乏,部份大專院校,雖設有身心障礙或特殊學生的支援,但支援內容全不清晰,有已就讀某大專院校的聽障生亦不了解相關支援為何,只知道曾有同學借用輪椅,因此該聽障生上課都只靠同學協助,而她在該院校的網上亦發現,在申請支援服務的表格上,表格名稱為「肢體障礙學生支援服務申請表」,而大學網頁如招生、學科等大部分內容皆是中英文版本,唯獨有關殘疾學生支援的內文只有英文。她指,聽障生一般語言能力稍遜,「為何網頁要設不同語言,我相信目的是希望讓人清楚內容,但唯獨支援殘疾學生的頁面,就只有英文,那就已經是一個障礙,未看得懂,可以有甚麼支援﹖」

「社會對殘疾的看法仍較存在為可觀察到的殘障,然而,聲音是看不到的,使得一般人較難理解聽力障礙所帶來的困難和影響,聽障人士從外觀上較難觀察得到,需要也較難被關注。」

 

畢業以後 向上流動機會成疑

李抒曼又表示,現時大專畢業的聽障人士不多,現時大部份擔任一些文職工作。「由於聽力的影響,過往在面試一些中小企公司時,有部份僱主表示職位需要接聽電話,由於公司規模細,很多時需要『一腳踢』,因而未能聘用聽障人士。相對一些大型企業、博企等,部門分工較細緻,受聘的機會較大,但晉升和向上流動的機會不高。」

無線調頻系統,俗稱FM機,適合在會場、講座、教室等大型場合使用。由講者佩戴信號發射器及選取不同的頻道,而聽障者則在助聽器中安裝調頻接收器,或用音靴與助聽器相連以進行直接輸入,來收聽該頻道的聲音 (圖片來源:澳門聾人協會)

無線調頻系統,俗稱FM機,適合在會場、講座、教室等大型場合使用。由講者佩戴信號發射器及選取不同的頻道,而聽障者則在助聽器中安裝調頻接收器,或用音靴與助聽器相連以進行直接輸入,來收聽該頻道的聲音 (圖片來源:澳門聾人協會)

 

她又補充,現時社會對聽障人士無障礙設施的認知不足,因此容易忽略聽障人士的無障礙需要,例如除助聽器外,聾人和聽障人士在公眾場所、日常生活上都可以透過不同的輔具,如手語、聲場系統、閃燈門鈴、閃燈警報系統、擴音電話等,改善溝通和接收訊息的問題。

「很多人以為助聽器像配眼鏡一樣,戴了助聽器就會100%完全聽得清楚,但因為因應聽力障礙的不同狀況,如是聽覺神經受損,或耳朵結構問題等,聽力障礙程度不同,配戴助聽器對每個人的幫助因而有異。當聽障人士表示聽不到,就會猜疑地認為他們是懶、扮嘢。」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