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與教育──從澳門四高校聯考談起

考試與教育──從澳門四高校聯考談起

考試與教育──從澳門四高校聯考談起

明年開始,澳門四所高等院校(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旅遊學院、澳門科技大學)將實施聯合入學考試,包括三科語言科目及數學科。澳門教育當局解釋,「四校聯考」是為了「減輕學生奔波不同入學考試的負擔」。然而,聯考的安排,卻很可能產生一些不那麼有利於學生學習的不經意效果。

與香港的大學聯招不完全一樣,澳門學生考取「四校聯考」成績後,需要同時報考個别高校自設的其他科目考試,而個別高校則依據報考學生的聯校成績及其他科目成績,決定最終收取哪些新生;這跟香港學生不同,他們需要以香港中學文憑成績,同時申請所有大學的不同課程,依個人意願排列二、三十個想申請的不同學位課程選項,最後經中央電腦根據複雜的程式統一分配學位給符合入學標準的學生。換句話說,在「四校聯考」設定下,澳門的高等院校收生比香港的仍稍具彈性,但在「競爭文化」的壓力下,澳門的高等院校恐怕會儘量爭取聯考成績較高的學生,以向外發放其能夠收取「優秀」學生的形象,甚至因而放棄部分收生的自主性。

收生的彈性或自主性之所以重要,在於不同院校及學科的教育目標並不會完全一樣,因此尋找合適的學生的準則,也應該有差異。例如,中、英、葡語及數學成績不大優異的學生,不一定全都不適合入讀大學,尤其是像藝術、音樂等學系。更重要的是,以共同的考試的分數篩選學生,建基的是一種福柯所指的齊常化評斷(normalizing judgment)的原則,磨滅學習者之間的差異,迫令他們走向千人一面,離因材施教,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與學過程,越來越遠。

有效學習的基礎,是學習者的興趣和動機。如果不同的大學及學科的入學要求,越來越統一或趨同,最終必然迫令不同的學生為了通過同一的考試,犧牲多樣的興趣。倘若澳門將走向像香港一樣的統一聯招收生制度,當中仍學生往往會因應公開考試的成績,策略性地申請課程,而非因應自己的喜好直接報考希望入讀的院校及學科,最終必然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動機及成效。

自然,彈性或自主收生是否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有賴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如何看待考試和學習。如果把兩者分割,僅把考試理解為篩選學生的手段,或更壞的是把考試成績視作競爭排比的工具,那麼院校自主收生比聯校統一收生其實好不了多少。然而,如果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夠謹守考試是為了促進學習(assessment for learning)的原則,靈活地為不同類型的學生安排合適的入學考核,尋找最適合的學生,因材施教,那麼彈性或自主收生自然較容易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要系統而完整地評價高等院校入學考試的改革方向,我們有必要回到根本,重新思考甚麼是教育、怎樣才能促進學習、當中考試又能夠扮演甚麼角色。一般地說「減輕學生奔波不同入學考試的負擔」,並不能保証趨向統一的大學入學試,相較於院校相對自主的考核安排,更能促進學生因應興趣選科,而不會對他們的學習動機產生負面的影響,自然也不一定能有助高等院校達致教育的理想目標。

訂閱每月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