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放鋼琴 人人藝術家 風盒子:擴闊生活想像

在石排灣業興大廈內,平日居民只是擦肩而過的廣場中,這天出現了一個鋼琴。一班小朋友瞬間聚於琴前,多雙小手在鍵盤上雀躍飛舞,空前熱鬧的琴音一下子傳遍屋苑之中。

「我們想過很多放置鋼琴的地方,現在選了兩個,一個是石排灣這邊,另一個是祐漢。」放置鋼琴的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MANDY 解釋,「主要的考慮是該區的文化設施不足,這也是我們這次實驗計劃希望嘗試的方向。因為好多街坊公眾,特別是基層市民,會覺得藝術跟自己的距離很遠,所以我們想到把一些似乎不可能的樂器放在街頭,先引起市民的興趣,繼續多些接觸和嘗試,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彈自己喜歡的音樂,街坊也可以互相欣賞,不要令他們覺得藝術是這麼遙遠。」

鋼琴「落戶」祐漢,引來大批街坊與小朋友(相片由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提供)

鋼琴「落戶」祐漢,引來大批街坊與小朋友(相片由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提供)

 

使用公共空間申請不便

是次放置鋼琴的安排,是協會的「街頭鋼琴實驗計劃」其中一部分,鋼琴會在每個地點放置兩星期。MANDY坦言,由於經費所限,故未能將鋼琴長期放置於一個地方,同時公共空間的使用申請,也是另一考量。是次活動屬文化局的年度資助之一,但在公共空間擺放鋼琴方面,則要再向民署申請,過程並不那麼容易。

風盒子以進行社區藝術為主,因此Mandy 已有過不止一次向民署申請在公共空間進行活動的經驗,她坦言,今次鋼琴計劃比起協會今年四月於三個不同社區中進行街頭演出《搖錢樹》,已經簡單了很多。

「上次的演出,可能有關單位對演出的內容與形式沒有太多概念,所以好多問題,但街頭鋼琴可能在外國已流行一段時間,加上我們的選址是特意選了完全不會影響居民以及民署的運作,我們申請中不斷強調設置很簡單,又不會用電,我們會自行管理等等,所以比起《搖錢樹》真是順利太多。《搖錢樹》可以在批出場地後,才突然說工務局有工程,所以要收回不能演出,宣傳出街後又要重新弄過,感覺他們如果去到跨局的作業,就有點難協調。」

Mandy 認為如果可以簡化公共空間的申請方式,如可以電子化申請就最理想。「現時還是要去排隊入表,可能場地複雜程度不一,部門人員要不停跟進追問情況,或要求補交文件,民署架構大,跨部門協調時間較長,申請場地需時也便較長,說要60天前作出申請但又不能早於90天申請,不利於活動提前規劃。同時,申請也涉及活動的定位,如今次鋼琴計劃的定位是在民居休憩區進行而非旅遊區,而休憩區又絕大多數是民署管理,如果以後街頭鋼琴計劃的定位不變,此後也應該是向民署申請的。」

鋼琴「落戶」祐漢,引來大批街坊與小朋友(相片由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提供)

鋼琴「落戶」祐漢,引來大批街坊與小朋友(相片由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提供)

 

琴音重塑街坊關係

由該區居民負責看管鋼琴,是風盒子從計劃一開始便訂下的方向,以讓居民有權自行發揮,自主管理。鋼琴放在石排灣期間,就由街坊蘭姨負責管理。每日早上11時開琴,晚上8時鎖上,以免琴音騷擾附近居民休息。而為了讓街坊可以舒服地彈琴,在日頭很曬時,蘭姨自發地找來大塊的紙皮搭上鋼琴原已設有的膠蓋頂上以遮擋太陽,並幫忙清潔鋼琴及四周。為防大雨把琴淋濕,蘭姨家中亦備有大片膠布,在必要時蓋着鋼琴。「我答應了,就定會好好看管。」六十七歲的蘭姨充滿義氣地笑說。

琴既放置街頭,自然亦受到街頭的洗禮。風盒子在設置鋼琴的過程中,一眾小朋友可謂極度興奮,由早上十一時起一直圍着鋼琴,到晚飯時間依然不肯離去。蘭姨表示,這裡很多小朋友很少接觸鋼琴,不知道該如何與之相處,甚至沖着樂器拳打腳踢。「有些不懂的就在亂拍,說琴不響,我就告訴他要輕輕按才會響,不要太大力,不然琴會爛。小朋友,要教。」蘭姨笑笑說。事實上鋼琴放置期間,不少石排灣的街坊會走來查詢是否有學琴,甚至學舞,因為石排灣的小朋友完全沒有這些學習機會。

相對小朋友的熱烈,蘭姨表示,大人則較害羞,需要多點鼓勵。不少大人看着鋼琴明明很有興趣但卻不敢越雷池半步,上前試彈。蘭姨每每上前鼓勵。「有次有個婆婆來到,一味說自己不會彈,我說你試下啦,試下就可以,DOREMI在這,不用人教,按對旋律就是了。你會的。她叫我按給她看,我就按了,然後她也試着按了幾下。」

街頭鋼琴除了讓居民發現自己與音樂的緣份,樂器的出現亦令街坊之間多了認識。在每日街坊擦肩而過的廣場中,因為一座琴,因為要協調秩序、一起彈琴,彼此的互動更多了,還可能突然發現,自己隔壁的鄰居原來是琴藝高手。「那天有兩個年輕人在彈,不知是否男女朋友,女的在看,男的在彈,彈得很好聽!」蘭姨又說起她觀察到的街坊故事,「我讚他彈得真好,他就謙虛表示一般而已,我叫他多點來彈,他說休息就來,他還說琴只放兩星期,晚上八時就鎖琴,時間太少了。」

鋼琴在石排灣時,由街坊蘭姨幫忙協調管理

鋼琴在石排灣時,由街坊蘭姨幫忙協調管理

石排灣的小朋友看見鋼琴甚為好奇(相片由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提供)

石排灣的小朋友看見鋼琴甚為好奇(相片由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提供)

 

引發社區想像

本來寂寞疏離的廣場氣氛在微妙地改變,偶而經過的路人帶來的琴音,亦令這裡生活氣息有點什麼不一樣了,不少居民都表示鋼琴放置的時間太短,『不夠喉』,尤其小朋友,更是不捨。

除了引起小朋友和大人對音樂的好奇和多了接觸外,MANDY認為,鋼琴的設置令街坊多了一種對空間的想象及討論。「例如鋼琴為何可以放在這裏?放在這裡有什麼作用?有什麼好處和壞處等,街坊有時也會給我們很多建議,除了討論鋼琴,還有本身的社區設施可以怎樣,我想這方面的想象已經開始。平常居民可能未必會討論這些,但多了一個琴後,其中一個功能就是抛磚引玉,引起居民對自己生活的社區的關注和討論。這是我們在這段短短的兩星期中看到的小小變化。」

在技術方面,Mandy 希望未來會有更多類似的街頭計劃能持續進行,今次街頭鋼琴計劃街坊反應正面,過程又無事發生,希望會起到一點示範作用,讓公家部門可以安心,以及讓更多不同的藝術可能性在街頭發生。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