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幸運,由於要撰文介紹台灣樂團Cicada的最新專輯《仰望海平面》,在專輯還未推出前,便獲得樂團商借整張專輯的所有樂曲讓我「先聽為快」,我可以肯定,我應該是第一個澳門人聽過整張專輯,太讚了(如果是手機打的文章,這裡應該有好幾個emoji笑臉)。
Cicada的最新專輯《仰望海平面》,顧名思義,專輯就是跟海有關,台灣四面環海,東部更被美麗的太平洋包圍,而這新專輯描述的海,就是跟台灣東海岸擁抱的太平洋,很多人說,太平洋的海面特別藍,跟另一邊西海岸的台灣海峽是明顯有分別,這似乎確是事實,因為我有兩次跑到台灣的最南端,也就是位於墾丁的鵝鑾鼻燈塔再往南走約差不多一公里,那兒矗立了一個顯示最南端的座標,從那座標望向南方,剛好左邊是太平洋,右邊是台灣海峽,中間是太平洋和台灣海峽的交匯處,這處明顯形成了一條分界線,左邊太平洋的顏色,跟右邊台灣海峽的顏色,是有分別的,太平洋真的較為藍。也因為海很藍很美,常常吸引很多人跑到東海岸,希望眼前那壯闊卻溫柔的太平洋能撫平燥動的內心,靜下來細聽海浪的音符。
Cicada上一張在2013年推出的專輯《邊境消逝》,描寫的是對台灣的山、河、土地等等的本土情懷,這次說的,是台灣的海洋,這包括美麗的東海岸、太平洋、被太平洋擁抱的蘭嶼小島、還有海底那自成一國的世界。為了這次主題,他們數次跑到東海岸,從花蓮和台東交界的壯闊礁岩、阿郎壹古道、蘭嶼一望無際的清澈海底,尋找那隱藏深處的靈感泉源,為了對海洋有更深入了解,他們學習潛水,潛進擁抱蘭嶼的太平洋海底裡,那清澈見底沒被以「發展之名」污染的海水,裡面的生物多樣性,造就成一個跟陸地生態截然不同的海洋世界,潛進海底裡跟魚兒們一起暢泳,才能真正更深入了解海洋的意義。
專輯開始時的木結他彈奏,已讓人有身處寧靜海邊的感覺,第一首的《日出》,以很輕快的調子帶樂迷進入Cicada的海洋世界,也因為在描述晨㬢初現,上帝之光劃破沉睡的黑夜,呼喚大家要醒來啦,因為日出很美,要抓緊這驚艷時刻,讓日出帶給自己以愉快心情迎接新一天的來臨,於是樂曲的開始就是如斯輕快雀躍,而到了中段時,心情卻忽爾靜下來,鋼琴之聲伴隨著感恩之心,那是向大自然感恩,感謝大自然帶給我們這動人日出情景。
《日出》之後的《有一撮陽光》和《越過海岸山脈》,同樣調子都較為輕快,到第四首《深藍色長影》,卻可能因為那突然溫柔的海浪拍打聲,讓自己想起一些久遠的憂傷過去,漸漸靜下來,腦袋開始搜尋昔日片段,那是多年前某個抓著夏日尾巴的黃昏,他和她第一次一起看日落,但也是,最後一次!
日落黃昏後,夜幕漸沉,第五首《在無垠世界的海邊相聚》,就是用結他勾勒出夜幕濃罩海邊的情景,他的腦袋也開始進入思潮起伏的狀態,對關於海邊的回憶,有快樂的,也有哀愁的。
接著的《當海潮湧向礁岩》,似乎時間已進入夜深,夜已靜,然而海浪卻仍無休止地滾動,鋼琴的出現襯托著滾動的渦流,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自代表浪濤、潮汐、礁岩上濺起的浪花,像人的思緒,雖然身體已沉睡,腦袋卻仍在不停運轉,出現一個一個奇妙的夢境。
當海潮湧向礁岩之後,浪沫卻溫柔地撫過礫石灘,第七首樂曲《浪沬撫過礫石灘》奏起時,仍是深夜時份,他在睡夢中聽到海浪聲,原來,他在夢中見到她在海邊散步。
天亮了,卻可惜錯過了日出時份,沒關係,因為他打算潛入太平洋,跟海底的魚兒、珊瑚說句早安,他相信海底的一景一物,可以讓他消除在陸地世界的一切煩惱,在太平洋的海底游呀游呀,新專輯的第八首樂曲《潛入太平洋》也隨之揚起。
停下來,沒錯,他停了下來,在海底某處仰望海平面,被那天上的陽光穿透海平面閃爍不斷的美景深深吸引著,終曲《仰望海平面》也徐徐奏起,對喔,將來應該還算美好的,我也是時候回到海面,回到海岸邊,回到陸地,回到我的故鄉。
他的故鄉原來在澳門,其實澳門也是被海洋包圍的地方,只是因為地理關係,我們的海水從古至今都是混濁的泥黃色,再加上長期受「發展」污染,澳門的海絕不可能藍得清澈見底。說回他,他終於從台灣回到澳門,在某個深夜,他站在塔石廣場,仰望不算遠處的松山燈塔,是的,被海洋包圍的地方,通常也有燈塔,這燈塔在昔日引領著深夜航行的大小船隻,告訴那些孤單的船隻,這裡是澳門,這裡是你們的家啊!沒錯,也是我的家,某夜我同樣站在塔石廣場,耳機裡再次揚起終曲《仰望海平面》,這時候,我輕輕抬頭仰望孤獨但其實並不孤單的松山燈塔,它不孤單,因為很多澳門人都愛著它。
好啦,似乎把話題扯遠了,回到新專輯這邊吧,Cicada這張新專輯《仰望海平面》,將於9月19日在台灣推出,至於澳門,我估計這新專輯遲些應該會在「邊度有音樂」出現吧。
一起來細心欣賞最新專輯裡的作品《越過海岸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