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前,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舉辦了一場「愛都再造-民間規劃自主規劃工作坊」。說是民間規劃,其實更大的意義在於展演一次探討的形式,一次社區規劃的精神。一場公眾諮詢的成功並非僅限人數,而是參與者的身份,以及如何把不同持份者放在一個平台上,透過重新思辯的討論形成對話,然後從彼此的對話中建構共識,萃取思考精華,一個居民主導的規劃方案由此鍊成。到底一個規劃由誰拍板、由誰主導,到底一個地方應由誰定義,工作坊猶如民間的一次演練綵排。
有溫度的城市規劃
傳統的城市規劃都是由精英主導,由專業人士從宏觀的角度整合城市公共資源的分配,然而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開始,由市民主導城市規劃的概念開始誕生,代表人物是Jane Jacob。她倡議城市規劃應該由人民主導,她吶喊規劃應由人民倡議,厭棄專業人士無視社區的現狀,開創了清新的風氣。這種思潮在當時閉門造車的規劃界猶如當頭捧喝,引起極大迴響,顛覆了精英至上的規劃界。這種風氣傳到亞洲,在日本及台灣等地落地生根,孕育了一系列社區營造及「造町運動」。在台灣甚至有社區規劃師的制度。
城市規劃應該由市民主導,沒有人會比市民更加清楚知道社區內現正發生醞釀的問題。傳統的城市規劃是一種政府行為,建築師及規劃師著眼於宏觀空間調配的合理性,視城市為一個精雕細琢的機械,藉而支配生活的模式。然而,社區規劃更關心如何根據社區的生活模式去度身訂造社區環境。社區環境的細節,例如:夠不夠坐椅,公共空間如何才可讓大家更稱心如意,藉著溝通去為社區建立更人性化的設計,滿足社區用家的真正需要。
想像的過程:宏大的願景V.S. 微觀的想像
愛都跨部門小組抛出來的是一個已成形的構想,這個構想已包括愛都再利用定位及以青少年作為主要服務對象。這個理念建構於一個宏觀的土地資源整合青少年政策。在一個已經安排了的願景,在一個既定框架下,公眾討論空間到底有多少? 空間再利用的可能性是否被間接壓縮?
遵從社區規劃的原則,我們並沒有一個預設的規劃願景及方案引導討論。規劃的願景及服務對象是交由參與者在討論過程中決定。然而,在一張白紙上,在沒有一個既定的討論框架下討論,雖然參與者有較大的空間去想像可能發生的事情,但要知道,討論是可以無休止的。而且,在不同的路徑上可以存在有千變萬化的可能性。因此,找出交集,便成為工作坊每個小組最大的任務。
工作坊要在有限時間內進行腦力激盪,依然需要一個討論框架輔助。協論員在過程中要按程序引導討論,由淺入深,為小組提供充份的資訊,並盡可能保持中立。
在是次工作坊內,我們的討論設計是由一個「尋根-見樹-見林」的概念構成。首先以塔石區的檢討作為探討愛都再利用的基礎,在切入愛都之前,先引導參與者分享並討論愛都最有價值的地方,盡可能明確每一個參與者都明白保育導向的方式都將會帶來種種的限制。
詳細的討論設計如下:
尋根:引導參與者透過回顧歷史脈絡談論愛都再利用,不得不談愛都與社區的關係。如何透過再利用愛都而為社區增值,是參與者需要思考的問題。不僅是做一個規劃設計的方案,而是透過設計流動的空間,從而把愛都、荷蘭園及塔石的社區連結起來,促進人與人的交流,為社區增值。
見林:檢視塔石廣場周邊空間的使用率及營運模式,以及規劃公共設施重新配置的可能,配合使用者的習慣,才會有基礎繼續探索愛都酒店及新花園市政泳池的可能性。
見樹:針對愛都及新花園市政泳池內的規劃條件及空間發展策略,進行探討及意見交流。
協商的過程──
共同面對現實的限制
建築再利用的可能性是千變萬化的。然而我們都明白,沒有一個規劃方案可以滿足到所有人的期望。因此,在參與者無限大的想像之中,便要盡可能找到各種可能性及可行性。
因此,工作坊其中一項最重要的前提是,要讓與會者明白引入任何一樣功能都帶來一系列代價。例如:如果引入演奏廳,可能就必然需要引入大量人流;如果要建地下停車場增加區內的泊位,那麼基地內的部份建築就需要拆卸。為了讓參與者能夠更具體的掌握實況,我們亦嘗試盡可能提供所需的技術資料,去輔助參與者的討論,從而得出一個更具體及貼近現實狀況的方案。
由於愛都再利用的其中一個焦點,是關於立面及整座建築物的保存上面,在這次工作坊上,我們提供了不同保護程度所衍生的樓地板面積上限及規劃限高,包括:立面保存、整棟拆除重建以及僅保留第一期。當參與者有了這些數據以後,到底保留立面是否真的限制發展,便一目了然。才會有所取捨。
而最重要的是,經過必要的取捨、分享想法,建立一個互動及雙向的對話,從而得出一個公眾自主的規劃方案。
工作坊的不足
這次規劃最難得的是「實踐」。一次由下而上的規劃演練,為建立一套民間自主的規劃模式作出示範。儘管有了良好的願望及鋪陳,然而這個工作坊亦一定的限制。例如這個工作坊的參與者,大部份都是建基於保育主導方案的。如果就樣本選取的角度而言,若有更多不同階層的市民參與,相信對整合方案結論有更整全的考量。然而,這正正是跟量化研究光看統計數據不同,討論過程及對話的結論才是工作坊的精華,整理出社區關心的主題,梳理正反意見,找出民眾較接近的傾向 。除上述以外,礙於時間短促及人力資源所限,無法再為愛都酒店及新花園市政泳池的社區居民舉行專項的工作坊,也是這次活動可改善的地方。
總結
工作坊也好,問卷調查也罷,其實也不過是收納意見的一種方式,至於工作坊最重要的特性是讓參與者從彼此的對話中建構共識,萃取思考精華。當中最關鍵仍是如何做意見分析,要在分析以前訂立原則,採取量性分析抑或是質性分析作為依歸?這些思考實有助對這些意見類型有更深入的看法跟見解,了解不同資料特性的差異,才能在往後的推展工作上找尋著力點。時刻檢討當中的可行性及合埋性,才能讓決策者更全方位思考如何可以做一個最貼近社會期望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