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醫療服務市民唔收貨 衛生局如是說

就過去五年公共醫療服務和資源投放的成效和民間種種質疑,《論盡》曾約訪衛生局了解詳情,當局覆函摘要如下:

1、「十年醫療規劃」公佈三年已進展如何?

《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十年規劃,主要是透過擴建及重建現有醫療設施、興建離島醫療綜合體、完善初級衛生保健網路三個層面改善澳門醫療設施,回應居民對公共醫療服務的需求。現時離島醫療綜合體的相關工程已經開展,按照現時的進度,第一期工程(急診大樓和綜合醫院)可於2017年建成,第二期工程(康復醫院)則維持於2019年底竣工。此外,路環崗頂傳染病康復中心、九澳安老院及康復醫院、前線人員宿舍工程亦進行中。

初級衛生保健方面,路環石排灣衛生中心將位於公共設施大樓內,同期尚有其他政府部門的設施,待大樓於2016年第四季建成後開展裝修工程,並計劃於2017年第三季落成。衛生局於2013年4月2日居民入住前已設立臨時衛生站,為該區居民提供初級衛生保健服務,其後更因應入住人口的逐漸增加而擴大門診時段,以及提供24小時醫生傳召服務。

另外,氹仔湖畔嘉模衛生中心已於6月開始裝修,預計於2015年上半年完成並投入使用;青洲坊衛生中心待2015年青洲坊公共房屋落成後隨即開展裝修工程,並將於2016年第三季完工;此外,設有衛生中心的下環街社會服務綜合大樓建造工程亦已經動工,屆時本澳的初級衛生保健網絡將更趨完善。

2、衛生局每年向私家醫院買位的成本是多少?這種公私營合作方式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

特區政府於2009年起向澳門永久居民發放醫療券,讓病人有效分流至社區私營醫療機構。受益人的補貼金額亦由澳門幣500元調升至600元。有關計劃自2009年開始實施,持續錄得逾8成居民印券、醫療券使用率達9成。同時,透過與非牟利醫療機構合作,向居民提供超過55萬個服務名額,近年更新增8個門診點提供夜診和假日門診服務,進一步分流病人至社區,推動公私營醫療機構並行發展。

覆函未有透露向兩間私家醫院「買位」服務的具體開支。而2013年衛生局總開支約42.4億元,較2012年增長5.74%。

(點圖放大)

(點圖放大)

3、衛生局曾說過,科大急診啟用後並沒有減輕山頂醫院的急診壓力,最新情況是否仍然如此?若是,原因為何?當局如何評估這情況?

覆函未有提及。

4、衛生局近年推出一年制的實習醫生進階課程,取代原來全科醫生培訓課程,如何確保縮短臨床實習期不會影響醫生的專業質素?

衛生局2010年進行了一次全科實習醫生開考,318名報考人士中,只有兩人合格,合格率為0.6%。由於醫科畢業生的水平參差、良莠不齊,缺乏符合水平的投考人能夠通過考試,故此,衛生局無法繼續開辦全科實習課程,只有想方設法提升本澳醫科畢業生的臨床理論和專業知識。為此,衛生局分別與澳門科大醫院和鏡湖醫院合辦「臨床知識輔導課程」(初階課程)及「臨床醫學進階實踐課程」(進階課程)。新的培訓模式為期約15至17個月,完成初階和進階課程之學員,才具備申請全科實習醫生的認可資格,再經考官考核,才能成為全科實習醫生,參加衛生局普通科或專科培訓的招聘考試。專科醫生方面,培訓期已經統一為6年,衛生局已啟動了專科培訓的實習開考程序。

衛生局強調,雖然整體時數與全科醫生實習的時間有差異,但其實符合現時其他國家的醫生培訓期為12個月之要求,各地對醫護人員的學時要求也不一樣,新的培訓模式已確保培訓的質量和水平。

5、山頂醫院和衛生中心醫護人員人手不足,當局過去五年在人力資源方面採取了哪一些應對措施?效果如何?

護士方面,本澳兩所護理教育機構已陸續增加護生的名額和班數,考慮到畢業生較缺乏實際操作經驗,有見及此,衛生局舉辦新畢業護士職前啟導課程,提供實習機會。另外,衛生局與港澳高校合作制訂新計劃,在十年內培訓100名專科護士,加強重急症、康復、老年、兒科等護理範疇的培訓工作。因應未來發展需要,衛生局按照已制訂的人員長期發展規劃,有序地開展醫生、護士、藥劑師、診療技術員等醫療專業人員的增聘和培訓工作。

6、對縮短病人輪候時間、提升醫療質素,當局曾作出哪一些改善措施?

因應社會人口的增加、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的威脅,令求診人次不斷上升,增加輪候的壓力,特區政府不斷通過增加服務、改善求診環境、加強醫護人員的培訓和增聘人員,盡力回應市民的訴求。山頂急診一直採取分流措施,按照病情輕重緩急提供醫療服務,之後發現不少是非緊急病例,2011年將原來的三級分流改為四級制:第I級危急病例,院方能為其提供即時的診治;第II 級緊急病例,包括所有由消防救護車送院的病人,一般都能在30分鐘內得到診治;第III級為次緊急病例;第IV級非緊急病例,可定性為不合理使用,包括無發燒的普通感冒、一般腸胃不適、傷口換藥、曬傷、蚊叮、抓傷及醫療檢查等。

山頂醫院縮短專科門診輪候的措施有以下幾方面:

λ 初診分流措施:將初診預約期超過30日的病案交由相關專科先進行預先評估,再按輕重緩急處理,務求令患者得到及時恰當的診治;

λ 專科門診與衛生中心的雙向轉診:旨在使病情不穩定的病人得到及時的診治,而病情穩定的病人可於衛生中心繼續隨診治療;

λ 專科預診計劃:即各專科於每週設立一個專門處理新症個案的門診預診制度,並將該週內所有新症病人預先作出評估,然後再按病情作出緩急先後處理,使病人得到適時的診治。

7、近年公立醫院和衛生中心接獲的投訴個有多少?主要是哪一些爭議?處理結果如何? 衛生局處理院內醫療事故或爭議方面引入了哪一些改革措施?

覆函未有提及。

donatio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