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小城蛻變 感嘆澳門變得污濁 ──專訪聖若瑟大學教授施萬樂

在九十年代的後過渡期,不少在澳門生活的土生葡人都面臨走或留的艱難抉擇,有的憂慮前景未明,也有不願加入本地公務員編制等原因而離開澳門。○二年賭權開放,澳門經濟迅速起飛,反而吸引了一批葡籍人士來澳生活,施萬樂(José Manuel Simões)就是其中一個。

來自葡國大學城科英布拉(Coimbra)的施萬樂,現年51歲,在葡國取得新聞系碩士學位後,曾在葡國最暢銷的報紙《晨郵報》(Correio da Manhã)擔任記者,他曾經訪問過許多國際巨星如絲蓮.迪安(Céline Dion)、米克.柏頓(Mike Patton)等,現時則在聖若瑟大學擔任傳播及媒體學系教授及系主任。

施萬樂約6年前來澳,現時任教於聖若瑟大學。

施萬樂約6年前來澳,現時任教於聖若瑟大學。

想過簡單生活 放棄高薪移居澳門

施萬樂移居澳門前,曾兩度來澳工作,「第一次是採訪澳門回歸,第二次是採訪一支葡國樂隊來澳演出。」當時,他認為澳門是一個寧靜、富有中葡特色的小城,是一個相當宜居的城市,可惜當時正是他事業的高峰期,即使有一份澳門葡文報紙欲聘請他當編輯,他也婉拒了。

正正是因為處於傳媒工作的高峰期,令他意識到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愈來愈少,漸漸感到孤獨。於是毅然辭去高薪厚祿的職業,獨自到巴西一個原住民部落進行探索。在部落裡,他意會到「生活可以很簡單」的道理,認為家人朋友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他在部落裡結識了他的第一任太太,在部落居住了一年多後,於○八年六月移居澳門,展開新生活。

昔日寧靜的小城披上繁華外衣,但不是每個人都受落。

昔日寧靜的小城披上繁華外衣,但不是每個人都受落。

施萬樂擔任記者時與絲連.蒂安(Céline Dion)的合照。

施萬樂擔任記者時與絲連.蒂安(Céline Dion)的合照。

本土經濟蕭條 葡國湧現移民潮

回歸後,許多葡國人離開祖國往世界各地謀生,部分人會選擇到澳門,擔當記者、律師、翻譯、教師等工作。施萬樂認為,這不單是由於經濟因素,更是因為葡國人的特質。「葡國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內人口比在外人口少的國家。」他指出,葡國人喜歡自由,喜歡出外探索。早在數百年前,葡國人因為航海而聞名世界,到了上世紀中葡國薩拉查獨裁統治年代,很多年青人為了逃離封鎖,到別國重新生活。

葡國的移民潮自五、六十年代一直沒有減少過,他認為這是由於現時葡國經濟一厥不振,工作機會少,且葡國城市環境相對落後。反觀澳門則相對較富庶,就業機會多,加上澳門曾成為葡國殖民地長達四百年之久,葡國人較易適應澳門生活,故此才吸引到許多葡國人來澳工作、定居。

城市美好風景消失 莫名感傷

「澳門並沒有我想像中那樣美好!」雖然施萬樂來澳前,對於這個城市充滿期待。但居住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與期望有點落差,「澳門人以賭為生,但我認為賭博並不是一件純潔的事,這讓很多人變得現實,所有東西都離不開錢。我有很多學生都因為不敵賭場高薪利誘,放棄學業到賭場打工,這情況令原本美好的澳門變得污濁。」

回歸後,澳門經濟突然急速增長,城市容貌也被大型賭場酒店、摩天大廈佔據。施萬樂記得第一次來澳時,住在海邊一間酒店,每日從窗外望向海邊,十分美麗。定居澳門後,他沿著海邊走,卻找不到那間熟悉的酒店。最後他發現,原來當年的海邊,現時已成為高樓林立的社區,那間酒店已被其他更大型、更豪華的賭場包圍,變得毫不顯眼。「我對澳門的發展速度十分驚訝,但城市發展變相令澳門原來美好的風景消失了,這令我十分傷心。」

雖然澳門面積只有三十多平方公里,卻塞進了六十多萬人口,土地資源缺乏成為政府難以解決的一大難題。雖然早於二○○七年,中央政府批准澳門填海造地,但施萬樂對此卻有不同看法,「有次我路過黑沙環,很驚訝澳門政府為何要在海中興建一座龐大的城市(新城A區)。我看過很多發展得相當好的城市,最後逃不過大自然的威力被催毀,我深信人類終究敵不過大自然。終有一天,澳門人必需向大自然償還一切。」

九十年代起多次大型填海,澳門的海岸景觀已面目全非。圖為1987年從灣仔山遠眺澳門 (圖片提供:陳永漢)

九十年代起多次大型填海,澳門的海岸景觀已面目全非。圖為1987年從灣仔山遠眺澳門 (圖片提供:陳永漢)

文化、語言相近,回歸後吸引不少葡裔人士到澳門生活。

文化、語言相近,回歸後吸引不少葡裔人士到澳門生活。

廣東話難學 外地人難融入社區

細心觀察,澳門社區其實生活著有不同種族的社群。雖然澳門一直號稱為「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但部分本地人仍對外來人存在偏見,施萬樂認為,這是由於彼此間沒有互動、沒有溝通造成,「很多由外地來澳的人只是為了生計,並非希望來感受澳門的風土人情,他們不用與本地人溝通,變相令本地人不熟悉他們的生活習慣。」

施萬樂曾到法國、瑞士、巴西等地居住,學習當地語言,同時亦感受當地的文化。雖然來澳已經超過六年,但他坦言粵語「太難學」,只懂得「唔該」、「多謝」、「對唔住」等常用詞語,他兩名子女在國際學校念書,那裡的老師向學生教授本地語言,現時已懂得說粵語,甚至略懂菲律賓語,「他們已經可以用菲律賓語與家傭溝通了。」他認為,作為一個新移民,應盡力讓自己融入本地社群中,努力讓自己成為社會的一分子。

真正「和諧」始於互動

澳門一直提倡和諧社會,但他對「和諧」二字卻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和諧必須要建基於溝通互動,嘗試了解別人的想法,融入別人生活,「我一直讓自己成為一個『世界公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與他們聊天,學習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的生活,嘗試將自己變成一個本地人,這樣才能深入了解他們的特質。」

縱使澳門人不易接納外來族群,但他並沒有在澳門遇上任何衝突、歧視的情況,「我仍然認為澳門人是友善的,但要做到真正的和諧,還需要一段時間。」他希望,不論是本地人還是外來人都應多走一步,以寬容的態度接納不同種族人士,嘗試多溝通多互動,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諧社會。

donation-ad